第21部分(第2/4 頁)
看起來,恐怕有點難,他們這種桀驁野蠻之性在人與獸之間,是不容易使他變化的,父親既是這樣說,且試試看。如果將來能夠成一個人,真是父親如天之德了!
”帝嚳道:“剛才情形看起來,汝大聲一喝,他們就逃走,似乎見了汝還有懼怕。對於宮女呢。。”。說到此際,用眼四面一望,就問道:“宮女何以不來見朕?她是同回來的。”帝女聽了這一問,頓時臉上露出一種悽愴之色,撲簌簌又掉下淚來,說道:“宮女沒有同回來,據說她已化為石頭了。”帝嚳詫異之至,忙問道:“豈有此理!人哪裡會化石頭呢?在半路上化的嗎?在山洞裡化的嗎?怎樣一來會化石頭?”帝女道:“據說是在山上化的,至於怎樣會化石頭,到此刻總想不出這個理由。”
帝嚳聽了,沉吟了一會,又問道:“還是在我們迎接的人未到以前化的呢?還是在迎接的人到了之後化的?”帝女道:“是在我們迎接的人未到以前化的。”帝嚳道:“我們迎接的人既然沒有到,怎樣知道她是化為石頭呢?或者因為汝久無音信,下山尋汝,迷失路途,或為野獸所吞噬,都是難說之事。
人化石頭,決無此理,朕總有點不信。”帝女道:“不是化了一塊石頭,竟是化成一個石人。據那迎接的人回來說,身材面貌,種種確肖,一切都沒有改變,看過去儼然可以認識。不過,不動不搖,撫摸她的身體,冷而且硬,竟是個石質罷了。”
帝嚳聽到此處,愈加詫異,就叫宮人立刻去宜召那個迎接人來。過了一會,那人到了,帝嚳便問道:“汝等去接盤瓠的男女,怎樣一回事?其中詳細情形可說與朕聽。”那人道:“臣等到了沅江方面,按照地圖,果然尋到一座山,半山中間,果然有一個極大的石洞。洞內洞外有十幾個小孩,在那裡跳躍嬉戲,看起情形,都不過七八歲光景。臣等知道一定是了,就跑過去問他們話。哪知他們都不懂,一齊向石洞裡逃進去。臣等追蹤進去,只見那洞裡除出幾個小孩之外,並無一個大人。
那些小孩看見臣等進洞,有些躲向洞的暗陬去伏著,有幾個乘隙逃出洞外去了。臣等見尋不到宮女,和小孩子又無可說,只得退出洞外,向各處找尋。料想宮女不過暫時出外,總在此洞附近,不久總要回來的。哪知等了許久,不見蹤跡,到處尋喊,亦杳無影響,臣等不勝懷疑。忽見對面山上有許多孩子在那裡亂跑,臣等即忙趕過去,那些小孩看見了臣等回身便跑。臣等跟隨過去,又走了好幾里路,只見遠遠一個大人立在山坡上,臣等以為一定是宮女了,哪知這些小孩都已跑到那人身邊,團團圍繞,或是牽,或是推,或是哭叫,但是那個人總是兀然不動。臣等甚為詫異,漸漸走近,見那人的身材的確是個女子。
又走近些,覺得那狀貌的確是個宮女。當時極口大叫,那宮女也不應,也不回頭。及至走到面前,仍是如此。仔細一看,原來她的面色已經和石頭一樣了。用手去摸,其冷如冰,其硬如金,真個和石頭無異!臣等此時驚異之極,也不知是什麼原故。
當時大家商量,無法可施。後來決定,索性連石人找了回來吧,可以做個憑證,大家研究研究,廣廣見識。哪知眾人用盡氣力,總扛她不動,原來石人和山石已經連成一塊了。回頭看那些小孩,因為臣等走到,早已四散跑開,看見臣等搬弄石人,他們都站遠處觀看,呼之不理。走過去時,他們又跑開了。臣等至此,都是一籌莫展。看看天色將晚,方才一齊會合,向山洞而去。他們這些小孩年紀雖小,那爬山越嶺的本領卻非常之大,臣等幾乎跟他們不上,後來看他們都走進洞去。那時天已昏黑,洞中一無所見,只聽見那些小孩都在裡面呼叫爭鬧,亦不知道他們為著何事。臣等不便進內,只得就在洞外支帷露宿。後來大家商議,這些小孩言語既不通,接引又不能,宮女又化為石頭了,無人管束,我們假使再用柔軟的方法,要叫他們跟了我們同走,恐怕不能成功的。萬一明朝仍舊是如此,環山追逐起來,顧了這個,顧不了那個,或者發生意外危險,那麼何以回來覆命呢?因此決定用強硬手段,臣等十餘人,制伏二十幾個小孩,只要不給他們逃出洞外,總有方法可想。到了次日,天尚未明,臣等就到洞外守候。過了多時,天大亮了,他們有幾個醒來,看見臣等,慌忙爬起,發一聲喊,要想逃走,禁不住洞口已經堵塞,只得大家陸續都向洞底藏躲。臣等多數人守住洞口,幾個人手攜乾糧餅餌之類進去分給他們。他們起初一定不敢接收,後來有兩個最小的接去吃了,大家才慢慢地接去吃了。但是個個狼吞虎嚥,吃得甚多,想來可憐,大約有兩日沒得吃了。吃完之後,臣等和他們做手勢,表示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