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4/4 頁)
要多長時間才能將西蒙·麥克瑞忘掉。
我一定要保持理智,她提醒著自己。不過,她也不得不承認,如果不是為了他,她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她把頭靠在椅背上,此刻這架747飛機正穿行於夜空,她周圍的乘客大部分都進入了夢鄉,她知道那次激烈衝突的直接後果就是,她發誓要成為能被像西蒙那樣的紳士愛上的人。自信、老練、善於處世,而決不是那種急躁、輕率、易怒,靠穿暴露衣服謀生的人。
然而,正是服裝使她開始邁向她的人生目標。在選擇職業的時候,她並沒有將時裝模特考慮在內,是這個職業選擇了她。一天,在另一個乏味的雞尾酒會上,一個梳著馬尾辮、脖子上掛著兩部相機的年輕人拍拍她的肩膀,用不連貫的英語對她說,他可以使她成為第二個埃拉·麥克弗森。
當然他沒有做到這一點,不過在安德烈·雅各布的幫助下,她漸漸走上了攝影和時裝模特的道路。而雅各布的幫助不僅限於攝影,他還將他對紡織品的熱愛和稀奇古怪的理解告訴她。就這樣,一步步地,他們兩人的經濟地位都有了顯著提高。她因此得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重塑自我。這個時候,她也有實力幫助她的父母了,他們自失去農場後生活一直比較窘迫。後來她的父母在數月內相繼去世,這以後她就決定到國外去旅遊,這是她多年來的夢想。儘管安德烈幾乎是哭著求她留下來,但最後他還是屈從了,從而有了出人意料的好結果。由於她的祖父母是英國出生的,所以她可以得到在英國工作的許可。安德烈對她說,為了不至荒疏業務,她可以在旅英的同時,繼續她的事業,安德烈的母親在倫敦有一位做服裝設計的朋友——明特夫人,於是他寫信向她推薦瑪莎。結果,瑪莎和明特夫人約好在她到達倫敦的第二天會面。儘管明特夫人在澳大利亞不太有名,但是瑪莎聽說過這個名字,人們說起她時都帶著幾分敬意。
如果見面沒有結果,就開始度假。在飛臨印度上空時,瑪莎又一次這樣想著。
想著想著,她便進入了夢鄉。她夢見了西蒙·麥克瑞,他像往常一樣,以一種不動聲色、懶洋洋的戲謔的目光看著她,當她故意拔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