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的粽子,但卻是用冬葉包裹著糯米、綠豆、肥肉製成的。為了紀念投江的愛國詩人屈原,先人們創造出了粽子。而在肇慶,裹蒸的由來據說與包公密切相關。
包拯因為政績突出被調往京城,即將離開端州前去赴任了。聽到這個訊息,當地老百姓依依不捨紛紛前來送行。感念包拯一心為民、鐵面無私,在端州做了這麼多的實事好事,百姓們用家中最珍貴的糧食……糯米、綠豆加上過節才能吃到的豬肉,製作了一種形狀好像鐵拳的食物,讓包拯帶著路上吃,這就是裹蒸。人們說,這裹蒸就像包公的鐵拳。
一個小小的裹蒸,寄託著端州百姓無盡的思念。包公走了,但千百年來這份思念卻延綿不絕、難割難捨。
包拯不但生前兩袖清風,清名一世,而且他也要求他的子孫跟他一樣,把清正之風一代一代傳下去!他在遺囑中留給子孫這樣的告誡:
後世子孫仕宦,有犯髒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沒之後,不得葬於大瑩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仰珙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詔後世。
意為包氏子孫要與他一樣保持清廉公正為民請命。哪一個貪濫了,則生不能入包家門,死不能入包家祠!這份遺囑被刻成石碑,嵌在家中堂屋東壁上,成為著名的“家訓碑”。
難得呵,我們的包拯大人!
廣東人眼中的蘇東坡:(1)
為嶺南文化“點睛”
蘇東坡先生不幸,被貶至古昔蠻荒之地的嶺南;而廣東有幸,大文豪蘇東坡先生謫居廣東七年,為嶺南文化“點睛”。
北宋文壇領袖蘇東坡,宋仁宗曾暗地裡圈定為“宰相”人選,官至兵部尚書。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貶至廣東英德縣任知事,途中又受命流放惠州,在惠州二年餘,又被再次流放到海南島儋州。其弟蘇轍此時被貶在廣東雷州,兩地隔著海峽,正如蘇軾自我解嘲曰:“莫嫌瓊雷隔雲海,聖恩尚許遙相望。”
蘇東坡先生晚年仕途沉落低谷,而文學創作卻進入一個成熟輝煌的時期。蘇軾一生留下2700多首詩、300多首詞以及卷帙浩繁的散文。是我國作品數量最大、質量最優的作家之一,他在書法、繪畫、飲食、醫藥、神學等方面也有極其豐碩的建樹。
蘇東坡臨終前貶謫嶺海七年,共寫詩400多首。正如蘇轍所說:蘇軾在海南“獨喜為詩,精深華妙,不見老人衰備之氣”(《子瞻和陶淵明詩引》)。宋崇寧大觀年間(即蘇軾逝世後6年),蘇軾海南詩盛行,“朝廷雖常禁止,賞錢增至80萬,禁愈多民間傳愈多”(《清農雜誌》),可見其影響之大。
(一)
北宋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蘇東坡被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此次貶謫只是蘇東坡動盪生涯中又一段漫長的異鄉之旅,但對於時人稱為“蠻貊之邦,瘴癘之地”的嶺南,一次“彗星撞地球”式的文化衝擊卻由此開始。
寓惠期間,蘇東坡雖無實權,但仍上下奔走,為人民做了許多好事。他遍遊惠州,屐痕所至,光彩頓生。凡有詩句出處,皆成一景。他用錦繡文字點亮了惠州的精魂。他關注民生的親民思想和勤於實踐的世界觀,自成大家的詩詞、書畫藝術乃至飲食藝術,在惠州影響殊深。
惠州對於蘇東坡還有一層特殊的意義。他在杭州西湖上初識王朝雲,寫下了“濃妝淡抹總相宜”的名句;二十多年後,朝雲在惠州病逝,他又將“每逢暮雨倍思卿”的哀思,永遠留在西湖六如亭的楹聯上。惠州西湖因蘇東坡而與杭州西湖齊名,惠州的人文歷史,也因蘇東坡的這段奇緣平添了一份悽愴的獨特氣質。
合江樓在惠州府的東北部、東江和西江的合流處,為廣東六大名樓之一,與廣州鎮海樓、肇慶閱江樓等齊名。蘇東坡抵惠後,前後在這裡住了一年又一個多月,寫下了《寓居合江樓》等膾炙人口的詩篇。“海山蔥蘢氣佳哉,二江合處朱樓開。蓬萊方丈應不遠,肯為蘇子浮江來。”……《寓居合江樓》
合江樓在民國初年拆城時已毀,如今在舊址只能看到一爿爿沿江而建的簡陋民房和寧靜的街道,讓人難以想象當年東坡筆下“歌呼雜閭巷,鼓角鳴枕蓆”的盛況。據記載,過去惠州的讀書人進京趕考,都必須經過合江樓畔的宋程式碼頭上船;樓旁築塔以勵志,起名“文筆塔”。花朝月夕,流年如飛,已有400年曆史的文筆塔,上下曾長滿荒草,如今已修整平復。
在通往文筆塔的“青雲路”上,街道兩旁散見的一些“紅砂岩”,有可能是合江樓毀壞之後的殘留,如今都被當作尋常百姓家門前的階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