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頁)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共話巴山夜雨時。”它的寓意,自然是描述國難之際,流浪川東的異鄉人,渴求和平,企盼歸期的苦戀。
《巴山夜雨》的構思,是抗日戰爭接近尾聲,動筆則是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後。8年抗戰的炮火,對中華民族及全體人民都是一次戰鬥的洗禮。人們在這次民族存亡的搏鬥中,付出了慘重巨大的代價,同時在這場搏鬥中,贏得了自尊、自信和自省。越是戰爭接近勝利,人們越是清醒地認識到,這場戰火的引發,絕不是偶然的,它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和現實原因,在迎接勝利的同時,有必要要進行一次認真的歷史反思與民族自省,對我們自己來一次徹底的檢討,這樣才能避免歷史的重演,才能避免再一次外侮,正是古訓所云“亡羊補牢,猶未晚也”。父親在痛定思痛之後,率先把筆觸伸到這一民族心理層面中去探索。他敏感而及時地在挖掘我們輝煌歷史文明同時,也嘗試著對我們某些“劣根性”進行剷除。因為8年的戰爭付出的代價太慘重了,這是3500萬同胞的生命,全民族的血和淚換來的教訓,因而父親已經不只是停留在對戰爭表面的譴責上了。正是懷著歷史的使命感和對社會的責任感,他立下了“宏願”,把一腔“愛之愈深,責之愈切”的熾熱感,融入冷峻的筆端,在《巴山夜雨》中,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巴山夜雨》寫於1946年,同年4月4日載於創刊的北平《新民報》副刊《北海》,1948年12月6日載完,全書有50多萬字。同時在重慶《新民報》、南京《新民報》轉載。這部小說以主人公李南泉為軸心,向我們徐徐展現了一幅蜀中山村眾生圖。讀起來親切感人,自然雋永,毫無矯揉造作之感。小說中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傳神阿堵,形態各異,入木三分,使人如睹舊友,呼之欲出。書中的人和事,就像生活在身邊的左鄰右舍日常發生之事,他們笑、哭、吵、鬧雖是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但經父親那枝如椽的巨筆,一提煉一放大,就會讓人有一種全新的感觸,在反省的思考中,又有原來如此般的恍然大悟!加之小說的語言幽默犀利,使讀者在哂笑中又會噙著澀澀的淚水,所以連載時就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我也非常喜歡這部小說,在連載時,我雖然還是個孩子,然每日必讀,可能因為描述的是我們童年生活過的山村,故而覺得那麼親切自然,又那麼真實動人。而行文的沖淡,更能襯托出父親沸熱的血和火樣的情,因之,許多人都說書中的李南泉,是父親的“夫子自道”,是帶有自傳體的小說。這話當然不確,它畢竟是小說,不是自傳。但是這話又並非空穴來風,因為書中的一切,正是他親自經歷的生活,誠如1945年刊載的“張氏宏願”訊息所云:“將以其自身之生活為經,而以此小社會之種種動態為緯。”所以書中是對他生活軌跡的投射,處處有著他依稀可辨的身影。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巔峰之作《巴山夜雨》(2)
那麼,父親用濃筆重墨精心刻畫的李南泉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呢?這是一個很複雜的知識分子形象,是文藝作品中從未出現過的人物。他窮困潦倒,卻蔑視權貴,安貧若素,不為五斗米折腰,橫門拒絕富商送來的“潤筆”及車馬費;可同時,又為了150元給一個素不相識的壽星寫“壽序”。他敢於頂撞權傾一時,炙手可熱的方二小姐,但又為魚肉一方的黃副官自盡而感喟人生之短暫。他自視是一個抗戰文人,同時又自嘆“百無一用是書生”。他堅主抗戰,堅信勝利必將到來,卻又無可奈何地冷眼旁觀著“村民們”的“桃色新聞”。用書中奚太太的話說:“說你名士派很重,可又頭巾氣很重;說你頭巾氣很重,可是你好像有幾分革命性。”是的,李南泉承認自己就是這樣“矛盾地生活著。”正是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真實可信的人,在戰爭的鑄煉中,他的思想也得到一次難得的鍛造,隨著戰爭的深入,他也逐步清醒,在沉思中反省,預感到社會要有一次大的變革。
《巴山夜雨》還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述侵華日寇慘絕人寰的暴行。他們採取“疲勞轟炸戰術”,連續八日七夜地輪流肆虐,滅絕人性的狂轟濫炸,就連山民聊避風雨的草房都不放過。飛機多則幾百架,少則幾架,不斷地空襲、投彈、射擊,企圖以發瘋般的轟炸給中國民眾造成強大的心理壓力。就是在無數個惶惶不可終日的警報聲中,有多少家庭毀於炮火,又有多少平民百姓無辜慘死,《巴山夜雨》在“人間慘境”一章中,對日本侵略者擢髮難數的罪行,進行了血淚的控訴和憤怒的聲討:
這些現象,更刺激著甄子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