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會;平時不注意儀表服飾,經常不修邊幅,服裝也不整潔。有的著裝不分場合,在莊重的正式場合服裝不得體;有的在工作場合服裝過於隨便,夏天在辦公室裡穿跨籃背心,大褲頭;有的著裝不和諧,不配套,休閒裝、正裝混穿,腳上穿布鞋,身上穿西裝。有的人又過分注意自己的儀表,頭髮總是梳得油光鋥亮,不管什麼場合都是身著正裝,西服革履,十分脫離群眾,使群眾見了不敢親近。有的身姿不端莊,總是打不起精神來,給人以精神狀態不振奮、身體狀態不健康的感覺,如走路搖搖晃晃、慢慢吞吞,眼皮老是耷拉著,站在那裡腰板總是挺不起來。
表現之三是行為不雅,舉止不端。有的舉止不文明、不雅觀,如在主席臺上就座時不端莊,東張西望,做挖鼻孔之類的小動作。隨地吐痰,飯後一邊走一邊剔牙,吃飯時發出不應有的聲響,咳嗽、打噴嚏、擤鼻涕不避人,不維護環境衛生,不愛護公共設施,踐踏破壞綠地,等等。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這些問題看起來都是生活小節,但對領導幹部的個人形象卻有著很大的影響。
為人處事缺失誠信,傷在德性損於聲名。誠信是人們最為重視的人品 ,不講誠信往往也是人們最為痛恨的惡劣品質之一。誠信的缺失在人們看來是德性的缺失,不講誠信的人是不可信任、不可交往的。有些領導幹部對此缺乏足夠的重視,給個人信譽和領導工作造成嚴重危害。
誠信的缺失具體表現為“四失”:一為失言。失言是在無意中說了不該說的話。說話不謹慎,隨意表態,是領導幹部的一個大忌。既然是不該說的話,肯定也就是說了不能兌現的話。既然明知說了不能兌現,這種話就不應該說。說出的話覆水難收,偶爾失言群眾尚能諒解。再次失言,多次失言,說話就沒人信了。二為失約。約定時間不能守時,總要晚上幾分鐘、十幾分鍾,甚至更長的時間。在有些領導幹部那裡,不守時成為一種習慣。無論出席活動,約訪談話,從來不嚴格遵守約定的時間。有的甚至故意不守時,以此擺譜。不管是開會還是參加各種活動,總是故意要比約定的時間晚一些,似乎按時到場就失去尊嚴,降低身份。有的有時還“閃約”,答應出席的活動到時候又不去,約好的事來不了也不通知人家改時間,說不來就不來了,拿事不當事,對別人極不尊重。三為失信。失信有三種情況:其一是言行不一,說了不做,應了不辦,說一套做一套,不講誠信。有的只用好話安撫群眾、籠絡人心,承諾許願不兌現。有的說出去的事因做起來確有困難,就輕易地把說過的話收回。這種失信與失言不同。失言是由於說話不謹慎,說話隨便,因而說了以後無法兌現。而失信所說的話是應該說的話,有的甚至是深思熟慮說出來的話。但說話的目的多半是為了作秀,說的時候就沒打算兌現,因此說得多做得少,或者只說不做。其二是說了錯話不敢承擔責任。話說錯了,承認錯了糾正過來就是了。但有的領導幹部不願正視錯誤,為了證明自己一貫正確,明明是自己說的,也不承認;明明是這麼說的,偏偏狡辯不是那麼說的;當別人作證說你就是這麼說的,他還要繼續推託,說自己不是那個意思,反怪是別人理解錯了,把自己摘得一乾二淨。其三是不講真話。與群眾、與同事交流從來不說心裡話,總是說些冠冕堂皇的大話空話,誰也無法知道他心裡是怎麼想的。有的領導幹部錯誤地認為這樣才深沉,才老練,才不至於言多語失。有的在做群眾工作時,對群眾密切關注的事情隱瞞真實情況,編造謊言說假話。一旦群眾知道真相以後,對說假話的領導幹部就會失去信任。四為失用。對群眾的信任不珍惜,對群眾的要求、期待不重視,對群眾的利益不關注,群眾的要求時時落空,群眾的期待常常化為泡影,群眾的利益常常得不到保障。事關群眾利益的事,該想的不想,該說的不說,該做的不做。
領導作風缺失民主,輸在態度毀於權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一切事業取得成功的法寶。但有些領導幹部在對群眾的態度上常常反其道而行之,使群眾的積極性受到嚴重挫傷,從而自己的權威也大大受到影響。
在這方面有三種表現:一是高高在上,脫離群眾,不善於聽取群眾的意見。這樣的領導幹部,整天忙於在辦公室裡看檔案,批材料,群眾除了開會時在主席臺上能夠看到他,幾乎沒有機會與他接觸。日常工作中遇到問題寧可自己苦思冥想,也不願意到群眾中去調查研究,徵求意見。由於平時脫離群眾,不知道群眾心裡在想些什麼,群眾真正關心什麼,加之群眾與其缺少親近感,不願說真心話,即使到群眾中去搞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