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頁)
下官則讓賢,天下家則世斷,故五帝以天下為官,三王以天下為家。’”可見,官的本義是“為公”。正因為以“公”相通,才有了堯舜禪讓的佳話。韓非子在其名篇《五蠹》中就說到“以是言之,夫古之讓天下者,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故傳天下而不足多也。”但是在後來,人們的這種觀念就發生了轉變。也就是在韓非的那個時代,社會上就產生了重官的思想:“今之縣令,一日身死,子孫累世絜駕,故人重之。”歷史發展到了今天,人們對官的概念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逐漸形成了官本位的思想觀念。縱觀歷史和現實,官本位至少包括了四點內涵 :一是公共權力的執行以“官”的利益和意志為最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二是嚴格的上下層級制度,下級對上級唯首是瞻,上級對下級擁有絕對權力;三是以是否為官、官職大小、官階高低為標尺,或參照官階級別來衡量人們社會地位和人生價值的社會心理;四是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敬官、畏官的社會心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在多個意義上使用這個概念,包含著官本位意識、官本位思維、官本位文化、官本位機制、官本位現象、官本位行為等多方面的意思。“官本位”意識是指以官為本,一切為了做官,把做官看作人生最高價值追求,同時又用做官來評判人生價值的大小,評判一個人的地位和作用。中國封建社會特別長,“官本位”制度長期穩定存在,“官本位”思想幾乎凝固化。所以,儘管有多次革命風暴的衝擊,而且社會制度已變,但時至今日,“官本位”等封建殘餘意識頑固地存在,有些幹部受其影響甚深,自然會自覺不自覺地表現出來,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的主體,人民群眾是社會的主人。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的有機統一。堅持黨的領導是為了更好地支援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為人民當家作主提供法律保證,從而最終把人民當家作主作為出發點和歸宿點。而“官本位”意識卻截然相反,是將具有官職者視為社會的主體,視為社會的主人。封建時代“官本位”的突出特徵是官為民本,官尊民卑,官貴民賤,官和民社會地位完全不同,官居尊貴之位而民在卑賤之列。封建統治者統治人民,叫作“牧民”,就像放牧牛羊那樣;地方官被稱為百姓“父母官”,充分體現著官民之間上下尊卑的“名分”關係。很顯然,這種對立實際上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與剝削階級唯心史觀的對立。但願有一天我們的領導幹部不再把自己看作是“父母官”,而把自己看作“兒女官”,真正把自己放在“人民的兒子”位置上。
由於官本位的意識,導致領導幹部不能正確處理個人同組織和群眾的關係。“官本位”意識在實際生活中的突出表現就是等級特權。由於等級特權現象的蔓延,嚴重地破壞著現代民主政治體制,使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難以得到貫徹執行。一些單位的領導者把個人的權力凌駕於組織的集體權力之上,甚至不需集體研究就可以個人決定重大問題。這種政治上的個人集權,必然強化本來已經存在的“官本位”意識;而“官本位”意識又會進一步加固等級特權的地位,形成了一種惡性迴圈。
由於官本位的意識,導致領導幹部錯誤的權力觀、利益觀。“官本位”者以“官位”為重,以事業為輕,甚至將“官位”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為了保位晉級,他們會絞盡腦汁,常常將“事業”的發展作為籌碼,搞形式主義,搞短期行為。結果為官一任,禍害一方。“官本位”者奉行與市場經濟相對立的價值觀念,固守計劃經濟的舊觀念,甚至套用封建時代的舊觀念,因循守舊,故步自封。“官本位”者不願失去既得利益,留戀權力帶來的種種好處,因此想方設法設定改革的障礙或使改革走形變樣。過去,我們有許多政策出臺後在實踐中總是發生扭曲變形現象,其中有的與“官本位”者維護自身利益的行為不無關係。
由於官本位意識,導致腐敗現象屢禁不止。“官本位”者極力想“升官”的目的,無非是升官後隨著自己的社會地位和權勢的提高,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官本位”意識反映到權力的使用上,就是把權力作為謀取私利的工具,“當官不發財,請我都不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些俗語,很明確地揭示了做官的目標和“官本位”的實質:把手中的權力作為獲取財富的途徑,官位就是財富,升官就等於發財。這顯然違背了權力道德規範,把權力作為滿足個人私慾的手段。有些地方的有些人身上存在這樣一個公式:“當了官就有權,有了權就有錢。”目前,我國正處於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