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3/4 頁)
放壓力;對文化與藝術的追求,能培養人們交往和平衡能力,還能培養人們的高尚感,因為藝術的東西總是把人引向神聖的境界。領導幹部多欣賞一些高雅藝術,少一些吃吃喝喝,多一些文化修養和藝術薰陶,能夠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精神品位,有助於領導幹部脫離低階趣味,對幹部的成長進步發揮積極作用。加強文化藝術修養,提高領導藝術,改進領導方法。文學藝術作品不論從任何角度折射出任何狀態,都包含了作者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是藝術化的哲學。文學藝術對人的影響潛移默化可謂“潤物細如聲”,對人的教育、感化、薰陶作用是任何別的形式不可替代的。在領導幹部的工作中,無論在任何崗位,做任何領導工作,領導幹部的基本功就是感化人,團結人。而要做到這一點,光靠空洞的說教不僅不會取得好的效果,而且還容易引起反感甚至牴觸。如果能夠藉助文化藝術的手段,用藝術的形象感染人,用藝術的形式教育人,增添工作中的藝術色彩,透過對優秀文化藝術作品與形象的欣賞,其影響和教育的作用,則是一般的政治理論學習所無法比擬的,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較高文化藝術修養的領導幹部,能夠自如地運用和發揮文化藝術的獨特功能,用優秀的文化藝術作品、文化藝術形象鼓舞人的精神,塑造人的靈魂,激勵人的鬥志,淨化人的心靈。一部好的作品可以鼓舞一代人,甚至可以拯救一個人的靈魂。對於一個領導幹部來說,加強文化藝術方面的修養,學會運用文化藝術的手段提高領導水平,可以更好地駕馭整個單位的工作,使整個集體充滿活力、充滿激情、充滿創造性。而一些領導幹部缺乏文化藝術修養,缺失文化藝術底蘊,就只會講空話、套話、大話,只會枯燥地上傳下述,發號施令,不能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表達,工作就不可避免地總是蒼白無力,效率低下。
加強文化藝術修養還可以有效地提升個人形象,增強個人魅力,有助於和群眾的溝通與交流。文化藝術具有獨特的魅力,具有較高文化藝術修養的人也會具有獨特的魅力。較高的文化藝術修養能夠造就良好的氣質形象,豐富的內心世界,增強親和力、凝聚力。以文學藝術為媒介,還可以找到知音,廣交朋友。這對領導幹部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八節 性格心理修養
性格決定著對人對事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不同的人具有的不同性格,使得每個人採取不同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為人處世。性格的形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既有環境造就的原因,也有遺傳和生理方面的原因,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具有高度的穩定性特點。俗話所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便是對此的形象詮釋。性格的穩定性特點,決定了每個人為人處世的風格是相對穩定的。用相對穩定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去面對時間千變萬化的人和事,這就會有時適應,有時不適應,有時甚至格格不入或者完全對立牴觸。不同型別的性格本身並無優劣之分,只是在面對具體的不同情況時才體現出不同的利弊。某種性格在某種情況下可能對自己十分有利,體現出一定優勢。而在另外一種情況下就可能對自己十分有害,不僅絲毫談不上優勢,反而成為一種劣勢。任何一種型別的性格都是一把雙刃劍。性格修養的目標就是要培養準確認識和把握自身性格特點,針對不同情況主動趨利避害,調整和控制自己為人處世的態度與行為方式的能力。
第十五章 領導幹部人格魅力修養的動力
第十六章 領導幹部人格魅力修養的動力
領導幹部人格魅力修養的動力不僅來於自身,也與外部環境密切相關。雖然內動力是領導幹部人格魅力修養的根本動力,但外部環境諸多相關因素組成的外推力也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外推力對於領導幹部人格魅力修養的內動力,起到催化劑、助推器的作用,能夠使潛在的內動力轉化為現實的內動力,使內動力從“小功率”提升為“大功率”,使內動力的能量從“初速度”轉化為“加速度”。只有這種內動力與外推力相互融合發揮作用,才能使領導幹部的人格魅力修養獲得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向著人格修養的最佳境界不斷接近。
第一節 人格追求動力
動力源自追求。人格追求是做人標準的自我要求,是回答怎樣做人、做一個什麼樣的人的問題。高尚的人格追求來自於對人生的正確理解,根本問題是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只有樹立起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才能有正確的人格追求。在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指導下,以優秀的人格形態作為自己人格追求的目標,就能夠時時審視自己,常常督促自己,向著自我追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