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3/4 頁)
的時候,領導幹部要攻堅在前;遇到危險的時候,領導幹部要衝鋒在前。在分配利益的時候,領導幹部要往後站,讓群眾排在前。只有處處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時時為人民群眾著想,事事做人民群眾的表率,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的欽佩與愛戴。
到群眾中去增長才幹。領導幹部只有投身於群眾之中,與群眾一起參加社會實踐,才能不斷增長才幹。一是在社會實踐中集中群眾智慧。群眾當中有著各種各樣的人才,蘊藏著無窮的智慧,是領導幹部的智力寶庫。在平時的工作中,領導幹部不要總是以為只有自己高明,不把群眾放在眼裡。群眾當中有許許多多自己的老師,每時每刻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在創造性地工作,許多好經驗、好做法不斷地湧現出來。如果領導幹部對此不予關注、不予重視,任其自生自滅,就會失去很多學習提高的機會,也是智力資源的一種浪費。領導幹部要虛下心來,經常關注群眾的工作狀態,及時發現、及時總結群眾中的好經驗、好做法,並加以提煉提高。領導幹部在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能眼睛只向上看,以為只有上級領導才是最高明的,總是想著向上級領導要辦法。其實群眾身在實踐第一線,他們最瞭解情況,最有發言權。領導幹部在工作中遇到困難遇到問題首先要想到人民群眾,到群眾中去向群眾學習,向群眾要辦法、要高招。要充分發揚民主,把民主決策形成制度,給群眾足夠的講話機會,讓群眾充分發表自己見解。有時可以有目標地邀請一些相關人士,就某個問題召開專題座談會、研討會,認真聽取大家的意見。對有的專家還要登門拜訪,有時甚至要向劉備三顧茅廬一樣,以真誠打動人心,以執著感動對方。二是要在工作實踐中學會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做群眾工作。對於領導幹部來說,會做群眾工作是最重要的才幹,善於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是最有用的才幹。領導幹部的任何領導行為,都是以群眾為具體物件的。領導幹部如果不會做群眾工作,不善於團結群眾、組織群眾、發動群眾,不能有效地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就不會有領導力,也沒有領導權。政權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求木之長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必浚其泉源。領導幹部只有密切聯絡群眾,一心一意地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才能成為實際意義上的領導者。領導藝術的重要內容就是發動群眾、組織群眾、調動群眾積極性的藝術。要學會做群眾工作,首先要熱愛人民群眾,對人民群眾有深厚的感情,真正把他們當作自己的父母兄弟一樣對待;其次要密切聯絡人民群眾,一刻也不脫離群眾,與群眾建立起親密無間的深厚情感。群眾在領導幹部心裡的分量有多重,領導幹部在群眾心裡的分量就有多重;領導幹部對群眾的感情有多深,群眾對領導幹部的感情就有多深。再次要理解人民群眾,知道他們在想什麼,瞭解他們的喜怒哀樂,清楚他們的利益需求。最後,要善於聽取群眾意見,誠心誠意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三是請群眾評頭品足。要按照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工作,使自己的工作水平、工作能力不斷縮短與群眾要求的距離。要經常聽取群眾的意見,讓群眾對自己的工作說長道短,哪些方面做得好應該堅持,哪些方面做得不夠需要改進,哪些方面做錯了需要總結教訓今後盡力避免。對群眾不滿意的方面,就要及時糾正;對群眾提出建議的方面,就要隨時改進;對群眾提出的好建議,就要及時採納。
第十六章 領導幹部人格魅力修養的方法和途徑(下)
第五節 真誠對待批評監督
俗話說,知人易知己難。由於受到認識能力等各種主觀原因的侷限,一個人自省自警的能力再強也是有限的,無論自省和慎獨多麼認真、多麼刻苦,也不可能完全認識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解決自己存在的所有問題。雖然大多數領導幹部是自覺的,具有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能力,但這種能力並不是無限的,也不是萬能的。因此,批評與監督對於領導幹部的人格修養也很重要。批評與監督是促進領導幹部學習進步、努力工作、清正廉潔、加強個人修養不可或缺的動力,是幫助領導幹部正確認識自我、把握自我、調整自我的有力機制,也是有利於領導幹部思想道德健康的一方良藥。領導幹部在個人修養中應十分重視批評監督的作用,自覺接受批評監督,真誠地歡迎批評監督。
歡迎批評監督主動徵求意見。批評監督能否發揮應有作用,關鍵不在批評監督本身,而在於被批評監督者對批評監督所採取的態度。批評監督工作做得再好,如果被批評監督者採取牴觸態度,對批評監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