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受這個貧窮的命運之後,他把所有的時間都拿來追求快樂,這個快樂就不得了,他可以開發各種心靈的能量,譬如,喜歡一些欣賞大自然的活動,跟朋友來往,一家人相處,他有各種方法珍惜各種情感的深度。以莊子來說,可以跟“道”去設法結合,所以在這裡面顯示道家的特色。
主持人:不過現在的人好像每天都在拼命地工作,其實都是在夢想著有一份好的收穫,這裡面有很多是物質的,想讓自己的生活有所改善;所以大部分人可能不太會像莊子那樣安貧樂道、滿足於現狀吧。那麼這種追求富裕生活的想法和願望,是不是在莊子看來就不對呢?
傅佩榮:莊子不會認為你不對,他會認為,你錯過了重點。你如果把人生拉到最後一點來看的話,你就會發現,我這一生錯過了很多重要的東西。譬如說,有一些好朋友平常聚會的時候,你今天沒空,做生意去了;今天家人聚會,你今天沒空,賺錢去了。你這樣來來往往,到最後才發現你得到了什麼,你失去了什麼。莊子只是提醒我們說,從道家來看,你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追求的是什麼。這一點我們很難做到。通常我們都會說,我賺錢也是為家人快樂,讓大家沒有後顧之憂啊;但是你要問一個問題:多少才算夠?這句話很重要,就是全世界經濟發達的國家都在問:多少才算夠?
主持人:這個標準就很有意思了,這往往是人自己要去定的。如果你定太高了,你可能一輩子都追求不到;也許安貧樂道,在那個時候,你反而認為那個標準已經達到了,你已經不窮了。現在有一種非常有意思的說法,就是說有一個富人,說他窮得只剩下錢了,這個是不是他追求的可能和其他的人不太一樣的原因?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貧困與快樂(4)
傅佩榮:對,你說的就是觀念上的問題。他認為,只要我有錢,我就可以擁有一切,可以買到一切。但他忽略了,錢不能夠買到時間。一個人再怎麼有錢,如果生命快結束的時候,他說,我寧可用所有的家產讓我再活三天,但他不見得可以活那三天。現在我們倒過來問,你現在還有很多日子可以活,請問,如果讓你再活那三天,你要做什麼事?那個時候你絕不會說,我還要賺錢。那個時候你會說,我好好跟家人相處,跟朋友聚會,好好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那現在為什麼不做呢?因為我錢還沒有賺夠。所以在這個時候,你還是要問,多少才算夠呢?你覺得夠的話,瞭解的話,你就知道,主動權操縱於自己。道家的人生最值得羨慕的是,主動權操之於自己,我本身對自己可以掌控的話,整個世界繞著我轉;我不能掌握我自己的話,我跟著世界跑,永遠追不上。
主持人:有這麼一個故事,說以前齊國有個人一心想發大財,想得到很多的金子。這一天清晨他就穿戴得整整齊齊來到了集市上,結果直奔賣金子的地方,伸手拿了就走。官吏抓到他問,集市上人來人往的,你為什麼敢公然拿別人的金子呢?這人回答說,我拿金子的時候,眼睛裡面是沒有人的,只有金子。這好像有點財迷心竅,一心只向錢看,這個故事似乎想告訴人們,就是一心向錢看的人,會出問題,是這樣嗎?
傅佩榮:對,你說得沒錯。這故事使我想到西方哲學家蘇格拉底。蘇格拉底說,你對一個有錢人要不要尊敬呢?要看兩點。第一,他以什麼手段賺到錢。必須合法,必須用一種合理的方式來做,那你賺到錢代表你聰明,你有本事。第二,還要看你賺了錢之後,對錢的態度。有些人賺了錢之後,變成了守財奴,永遠都不夠。這樣一來,莊子就會批評了,說,你看明明很有錢了,你還好像窮人一樣,到處想辦法找錢,實在是很可憐。如果說,你能夠做金錢的主人,賺了錢,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多做點好事,蘇格拉底也會稱讚你。
主持人:我們如果繼續沿著莊子的價值觀來說的話,在莊子的心目當中,他是不是對富人充滿了同情和可憐呢?
傅佩榮:你說得沒錯。因為在《莊子》裡面,有錢人有六種缺點。第一種是迷亂,明明已經是有錢了,有錢之後就會享受,享受之後就會迷亂。老子說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你每天看了太多彩色的東西,聽了好聽的音樂,聽久了之後,你就迷亂了,不知道最後活在世界上到底要做什麼,因為物質慾望會使人迷失。
主持人:這就叫紙醉金迷,或者有的時候叫利令智昏啊。
傅佩榮:第二種是,這樣的人等於是非常的勞苦。有時候你看到窮人,他每天工作八小時,下班回家,他可以拿固定的待遇,雖然不多。而有些人天天在想,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