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1/4 頁)
失去了母親。
十二年後,喬竟然長成了兩千磅重,體形接近大象的巨猩。原來,這個猩猩種群裡有一種隱性基因,每隔幾代就會產生一隻巨猩。喬長得太大,同類都疏遠它,只有吉爾和它相依為命。美國加州動物保護園的葛雷格來到此處深山,勸說吉爾送喬進入那個保護地。這樣才能避免它被偷獵。而曾經殺害過露易絲和喬的母親的偷獵者又潛入美國,試圖帶走它。結果,憤怒的喬逃出囚車,在洛杉機街頭橫衝直撞。逃避獵人和警方雙方的追捕。最後,喬殺死了獵人,自己被善良的人們送回非洲叢林。
在這部影片裡,喬雖然也象科幻片《失落的世界》中的恐龍那樣毀汽車,砸房子,搞得一片混亂,但卻一點不可怕。從頭到尾只是出於自衛殺死過一個人。和那隻霸王龍相比,它更象一個不喑世事的大娃娃。
除了非洲叢林,亞馬遜森林至今也是人跡罕至之處。電影《狂蟒之災》讓它蘊育出超級蟒蛇。這隻巨物不停地吞蝕獵物,當然也包括人類。一個記錄片攝製組進入亞馬遜森林,想拍攝某個原始部落的生活情況。在密林裡生活多年的獵人保羅薩龍對那條巨蟒垂涎已久。他遇到攝製組,發現他們裝置精良,又有船隻,便以帶路為名,誘使他們帶著自己進入密林深處,尋找那條巨蟒。最後,僅有兩人從蟒口裡逃生。薩龍更是被巨蟒生吞活剝。
在科幻電影《死裡逃生》(Python)中,一隻體積更大的巨蟒進入人類社會,造成災難。生物學家魯道夫在叢林裡發現一隻巨蟒,僅頭部就和人一樣大,爬行起來可以追逐車輛。美國中央情報局試圖把它誘捕,再投放到某國游擊隊潛伏的森林裡打擊對手。
巨蟒在中途甦醒過來,毀滅運輸機,掉到地面,爬進美國的一個小鎮,隱蔽起來。它神出鬼沒,不停地吞吃小鎮居民。由於蟒的鱗片在被害者周圍形成滑行痕跡,不知底細的警察誤以為滑板運動員約翰是兇手,引起一連串誤會。最後,始作甬者的魯道夫自己也被巨蟒吃掉。巨蟒則被居民們聯手消滅了。在續集裡,美國軍方在某處秘密基地裡研究新的巨蟒。巨蟒再次逃脫,大開殺戒。最後不得不派飛機轟炸才將它消滅。
在科幻故事裡,怪物來自森林,深海,這都可以理解,比較罕見的是讓它來自地下。科幻片《深淵異形》講的就是來自地下的怪物。故事的背景是十九世紀的美國,一個偏遠礦區。由於礦工們都被不明怪獸殺死,礦區瀕臨倒閉。遠在“文明世界”裡的礦主來到這裡,僱用了槍手前去檢視真相。
原來,作崇的竟然是一種地下怪物。它的幼體和人一樣大,成體竟然長達數米,平時在土層裡鑽行,只有捕食時才躍出地面。可謂防不勝防。槍手也被它們吞食。片中有一對清朝移民來的華人夫妻,他們把這種怪物稱作“土龍”。估計是中國傳說中的“太歲”吧。被幾隻“土龍”困在小鎮上的人們失去外援,他們鼓起能力,通力協作,用蒸汽機和大口徑火槍把它剷除了。
第一卷:科幻講什麼? 第四編:災難(1…3)
第三節:人造怪物
由於科學的視野越來越開闊,地球上的秘密所在越來越少,到後來,科幻作家再描寫怪物,便讓它們出自人手,是某種科學技術產物不慎引發的變異。
不過,怪物題材不包括那些被專門製造出來奇異生物。象《莫諾博士島》中由器官移植形成的“獸人”,《侏羅紀公園》裡的恐龍,《變形怪體》中的“原生質”,《魔鬼DNA》中的“超級蟑螂”,等等。它們都是生物學家出於某種目的製造出來的異物,可以歸入“基因工程”之類的題材。而從情節上講,怪物科幻最大的特色在於其神秘性:人們並不知道怪物們來自何方。而上述被製造出來的怪物則誕生於實驗室,缺乏這種神秘性。
《哥斯拉》(Godzilla)是這類怪物題材的經典。《哥斯拉》原來是日本的一個怪獸電影系列。從五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共拍攝了十幾集。後來被好萊塢購買了改編版權。為大家熟悉的,就是這個美國版的哥斯拉。這是一隻幾十米高的巨型蜥蜴,遠比古生物學上的恐龍高大。並且它沒有自己的族群,單性繁殖。它長途跋涉,襲擊紐約。一時間樓倒屋塌,人仰馬翻。
在日本人的原創中,哥斯拉就是個悲劇角色,代表著受人類侵害的大自然向人類反抗。美國版《哥斯拉》繼承了這一主題,把巨型恐龍“哥斯拉”的誕生,歸咎於大氣層核實驗。不過可笑的是,罪魁禍首被設定為法國人。法國的核實驗次數只是美國的零頭,但影片卻要法國背這個“黑鍋”。而且,在影片開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