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3/4 頁)
品從未開啟使用過。他的老同學告訴他,在他離開地球的三年裡,廣告科學大大發展,正在利用催眠術向全體民眾培植消費慾。
在《小孤兒安德羅德》裡,岡恩更把消費主義誇大到荒誕的地步:未來的機器人已經可以幹人類乾的所有工作,留給人類作的事,就是在經濟體系中充當消費者。所以,未來人類雖然基本上都處在失業狀態,但卻不愁吃穿。不過,經濟主管們最終發現,就是消費(嚴格說是揮霍浪費),人類也不如機器人有效率。他們製造出“安德羅德”型機器人,代替人類去“消費”。
第三節:技術與利潤壟斷
象微軟這樣,憑某種技術產品就壟斷了某個市場的百分之九十。這是科技時代的奇觀。某些科幻作品也描寫了技術壟斷的後果。
十九世紀末,英國科幻作家喬治格里菲思在作品《壟斷雷電》裡,描寫了一次以科學為基礎的商業冒險。卡爾弗特試圖透過控制北磁極來控制北半球的電力供應,最後導致了北半球的大災難。
從商人的角度看,科學進步並非就有利於自己的商業利益。為了保持壟斷利益,甚至可以破壞科技進步。香港作家黃易在科幻小說《浮沉之主》中就描寫了這樣一個故事:科學家們在大洋深處發現了一種叫“火藻”的天然植物,熱值高過石油百倍。正當科學家們準備組成更深入的考查時,大石油公司預感到它們的壟斷地位將受徹底打擊,遂收買黑社會分子進行暗殺和破壞。
第一卷:科幻講什麼? 第五編:科學與社會(2…1)
第二章:科幻中的政治
E二章簡介
第一節:科學技術與政治
第二節:反烏托邦
第三節:社會控制論
第四節:形形色色的“世界國”
第五節:民族主義
E二章簡介
政治永遠是文人熱衷的話題,科幻也不例外。但是,作為一個特殊文學門類,科幻小說自有其新追求。那就是描寫科學技術本身帶來的政治問題。從這一點出發,科幻作家們追求自由思想,因為那也是科學發展的基礎。所以,反烏托邦題材成為科幻小說在政治方面的最大代表。當然,相反相成,也有一些科幻作品在宣傳社會控制論和縮減公民的自由空間。因為大型科技專案正是政府控制的結果。
在科幻作家心目中,科學屬於全人類。人類總是高於民族和國家的。所以,我們還要看看科幻作品裡形形色色的“世界國”。以及世界主義的反面民族主義。
第一節:科學技術與政治
象自由、民主、正義這類話題,不惟科幻文學,其它文學形式也在探討,並且可能會討論得更深入更全面。對於科幻作品來說,科學技術發展本身帶來的政治問題似乎更重要一些,更屬於它的專利範圍。
科學技術在某種程度上,重新劃分了社會階層:掌握新科技成果的人擁有更多的機會,成為上層。如今常見的“資訊鴻溝”一詞,就是指資訊科技對社會結構的重大影響。而這也是科幻作家的重要題材。
汽車曾經是現代社會的驕傲,也是現代社會的諸多癥結的原因。早在汽車興旺之初,便有科幻作家用冷靜的眼光審視它。1928年的美國,汽車泡沫正如前不久的網路泡沫一樣被投機家大肆炒作。而在一片狂熱風潮中,大衛凱勒便寫下了不朽的作品《行人的反叛》。
這個中篇虛構了一百多年以後的美國,社會逐漸分化成“有車族”和“行人”兩個群體。有車族整日生活在高大的汽車裡,身體萎縮。但他們將“行人”視為野蠻人,甚至是猴子一樣的非人物種。壓死“行人”完全不受懲罰。汽車的流行導致了人類退化和分裂。
在《自動鋼琴》裡,美國作家庫爾特馮尼格特(Kurt Vonnegut,Jr。)虛擬了一個由科技專家統治的世界。這個世界高度自動化,社會分離為兩大階層,掌握管理著科技系統運作的上層,和為機器系統服務的下層。由於自動化水平越來越高,下層失業率只增不減,生活日益貧困。從工業革命開始,這個趨勢其實從未停止。從盧德派工人開始,反抗機器,進而反抗科學技術進步的潮流也從未停止過。馮尼格特把它極端化。
第一卷:科幻講什麼? 第五編:科學與社會(2…2)
第二節:反烏托邦
凡爾納最偉大的預言,不是潛水艇、飛機或者宇航技術,而是他對人類社會未來走向的預言。這一預言體現在他晚年的傑作《約拿旦號歷險記》中。可惜的是,這部沒有任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