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2/4 頁)
《侏羅紀公園》裡,恐龍復活這一偉大奇蹟,是由資本家哈羅德推動完成的。影片開始的兩位古生物學家只能利用些許經費,挖恐龍的骨架,推測它們的生活習行。鉅富哈羅德希望他們為自己服務,說服侏羅紀公園董事會繼續這個專案。方法很簡單,連續四年支援他們的考古研究!兩位生活簡樸,從沒有坐過商務專用飛機的學者很快就答應了。
在中國,科學事業長期處在計劃體制下。直到八十年代中期,科幻小說裡的科學家還都是“政府僱員”,以推動科學進步的事業心為原始動機。九十年代後新的一批科幻作家裡,開始有人嘗試著把科學與商業合為一處,交織在作品裡。王晉康在《美容陷井》裡,虛構了一個“賽思與莫尼公司”,直接點出兩者的關係。在《異域》裡,何宏偉“建立”了一個以解決糧食危機為目的的時光農場,都可以看作這方面的例子。
在《中國太陽》裡,劉慈欣比較客觀地預言了經濟對宇航事業的推動和限制。在小說中,人類踏上月球八十四年後,竟然再也沒有返回那裡,更不用說進入更深的太空了。因為支援當年登月計劃的冷戰格局已不復存在。相反,倒是經濟目的推動著太空事業的發展。其中之一就是在近地軌道建立“人造太陽”,照亮黑夜。
在中國科幻作者裡,鄭軍對科學與經濟的關係著墨最多。他的科幻外女作《萬貫家財》(發表時名為《資產評估》)就是描寫未來世界虛擬資產普遍化的圖景。在長篇科幻小說《網魔》裡,商業公司成為新技術的推動力。而在最新出版的長篇科幻小說《寒冰熱血》中,作者對科學與經濟的關係的探討進一步深入,描寫了一次科技探索與風險投資的完美結合。在它的續集《海與人》中,經濟野心推動已經沉寂許久的深海勘測事業再次起步。
上述種種,涉及的還都是應用技術研究。如今,耗資巨大的基礎科學研究,不再是伽利略、列文虎克,甚至居里夫婦時代,憑著自家小作坊和“手工業勞動”便能夠搞定。它與大量投資更密切地掛起鉤來。
七十年代末在中國熱播的《大西洋底來的人》,其中有個有趣的角色……賈志偉。他是海洋研究院的行徵主管。在科學研究方面,他基本聽命於下面的幾個專家。而其主要責任,就是與政府和民間贊助商周旋,討錢。在其中幾集裡,陰謀家便是以民間贊助的名義引他們上勾。
賈志偉張口閉口都是經費問題,經常因此與第一線的幾個科學家衝突。但他又能很好地搞到錢,幫助他們研究。實際上是一個科研機構不可缺少的人物。對於當時的中國觀眾,這個角色似乎可有可無,印象模糊。但時代發展至今,再回過頭看這套劇集。我們對賈志偉所扮演的角色,會有更深認識。
無獨有偶,美國科幻片《接觸》,甚至用佔片長五分之一的篇幅,講述主人公艾莉怎麼到處化緣,讓自己看不到收益的“外星監聽”專案能夠進行。而這個專案最終能夠進行,也是靠了一個類似巴菲特的鉅富的暗中支援。原作者卡爾薩根是職業天文學家,對箇中苦惱有切身感受。在艾利和各界人士唇槍舌戰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社會各界對科學經濟價值這個問題的真實態度。
第一卷:科幻講什麼? 第五編:科學與社會(1…2)
第二節:消費主義批判
市場經濟幫助人類解脫貧困,走向富裕。如今,不僅發達國家,就是發展中國家如中國,也因為實行了市場經濟而能保證基本的衣食無憂。
然而,繼續發展下去,這項給人類來帶莫大福音的經濟制度就顯現出了它的荒誕面:它必須以消費為推動力。企業家為了使財務報表上的收益每年增加,必須促進人們的消費。在基本的衣食住行需要還不得滿足的情況下,它是進步的。而今天,商人們正在鉸盡腦汁去令人們購買第二臺彩電、第二部汽車和第二套住房。消費主義的負面也就顯示了出來。
西方國家進入消費主義較早,那裡的科幻作家對消費主義的批判也開始得較早。弗雷德裡克波爾的《太空商人》等作品,都是這方面的佳作。在他的另一篇科幻小說《邁達斯瘟疫》中,甚至完全顛倒貧富的定義:富人就是嚴格按照票證購物的人。窮人則是無節制的購買狂。
岡恩在《日日如聖誕》裡,也描寫了一個消費主義的瘋狂社會:宇航員弗蘭克為了多掙些錢,自願到深空參加一項為期三年的實驗。當他著陸後,發現城市城佈滿了不可思議的廣告,人們象沒頭蒼蠅一樣瘋狂購物。他本來節儉的妻子瓊狂購亂買,已經花光了他掙來的錢。家裡堆滿了商品,以至於沒有下腳的地方,但絕大部分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