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3/4 頁)
立因素融合成一個統一整體的能力。(8卷551)
當然,這個問題在其它文藝領域有另外的表現方式和解決方法,對於我們來說,需要解決的是如何提高科幻愛好者的欣賞水平,使更多的科幻愛好者成為理性的欣賞者。對於一個成熟的文藝欣賞者來說,他應該一邊非常投入地欣賞這些超現實情節帶來的美感和樂趣,一邊清楚地知道它們並不存在於現實生活中。
將科幻小說視為文學,也就意味著把它們視為審美的物件,而不是科學認識的物件。審美是無功利的,或者說,我們讀科幻小說,除了審出“美”來以外,除了愉悅精神外,不具有其它的目的。但對於科幻作品的出版商來說,常常面對一個壓力:由於大部分科幻圖書被青少年購買,他們的家長、教師常常會以“這些書沒有用”,“影響學習”為名予以制止。出版商畢竟不是文學評論家。面對這種壓力,他們只能直接去反擊:你說科幻沒有用?我就說科幻很有“用”。於是便為科幻藝術添油加醋地虛構了許多現實功能:小到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各科知識,大到提高國民素質,改造中國文化,促進科學進步,等等。並且,所有這些宣傳都是口號式的,情緒化的,斷章取義的。
類似這些說法習以為常,在科幻界內部形成了很不好的空氣,其影響已經遠遠超過了“文學欣賞”的範圍。許多年來,中國科幻界對於發展中國科幻藝術,在戰略上想得過大——提出許多令外人瞠目結舌的科幻功能;在戰術上又做得過小——優秀作品、好的出版物並沒有大量湧現,科幻市場長期徘徊。其眼高手低堪比當年的梁啟超——把小說當成改造國民的工具,但自己最終也沒有寫出什麼好作品。
所以,還是讓我們迴歸真實中的科幻吧。文學是整個世界中的一小部分。科幻是整個文學中的一小部分。把這一小部分經營好,創作出好的作品,慢慢提高讀者的欣賞水平。最終在文學百花園裡添一個新品種。僅僅是這麼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中國科幻界就已經完成了嗎?
第四卷:科幻的藝術規律 第一章:科幻文學的基本類別(1)
下一章前言
第一節:傳統劃分方法
第二節:預言類科幻
第三節:創意類科幻
第四節:象徵類科幻
第五章:傳奇類科幻
第六節:反科幻
第七節:元科幻
下一章前言
美國驚險片《霹靂嬌娃》續集將許多情節放在中國演驛。其中有一個情節飽受中國影迷的嘲笑:嬌娃們從北京出發,經過一片山區就到了上海。
對於不熟悉中國的美國人來說,中國就是一個整體,至於裡面有什麼則是一團模糊。當然,對於不熟悉美國的中國人,美國也只是一個整體概念。他們可能也以為,從紐約出來就到舊金山了。
對於極少,或者根本不接觸科幻的人來說,科幻藝術也只是個整體概念。這塊版圖內部又怎麼劃分,他們是完全不清楚的。這也是分別科幻內行和外行的好辦法。將所有科幻當成一體的人,就是科幻的外行。
迄今為止,人們沒有形成一個科幻小說的明確的定義,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對科幻小說的認識以偏概全,肓人摸象。每個人都把自己瞭解最多,印象最深的某種科幻小說當成科幻小說的全部。於是我們就看到了許多彼此矛盾的定義,比如以下兩個定義,把它們給一個從不接觸科幻小說的人看,他很難認為它們是在講同一種文學樣式:
“科幻小說是現代人的神話,因為現代的人不可能再相信從前的神話,一定要取得一種代替品,科幻小說便是現代的文學神話。”(張系國,引自《臺灣科幻小說精選》447頁)
“科幻小說預測的只是似乎合理的科學發現,它可以說是科學家的溫床。”((美)阿西莫夫,轉引自《科幻小說教學研究資料》26頁)
有時,同一位科幻作家在創作生涯的不同時期,也會對科幻小說作出不同的理解。以下這兩個定義式的論述就是鄭文光先生在間隔近四十年的不同時期分別闡述的。
“科學幻想小說就是描寫人類在將來如何對自然做鬥爭的文學樣式”(鄭文光《談談科學幻想小說》,轉引自《鄭文光70壽辰暨文學創作59週年紀念文集》)
“科學幻想小說(這一概念),描述的不是一種小說,而是一種創作方法。……科幻小說這種創作方法,可以在表達主題思想方面獲得一些優勢。它可以顯示生活中的素材在科學和邏輯的主導下誇張、變形,將現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