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2/4 頁)
來的衝擊,期望有一些驚天動地的變化以打破現行社會制度的樊籠。或有超人的智慧來解決現今世界所陷的困境。
在單調環境下生物總要尋找刺激,這似乎是個普遍規律。人也不例外。更何況。如今中國科幻愛好者的年齡偏小,科學知識不足,分辨真科學、真科幻與偽科學的能力也相對薄弱。“據1984年日本廣播協會的調查,年輕人對靈魂和超能力的關心程度很高,而且顯示出年齡越小,關心程度越大的趨勢。”《當代新興宗教》359頁。筆者沒有找到中國的類似題目的社會調查結果,但日本的這個調查結果很有參考價值。
卡爾薩根有一句名言:科學能夠滿足人們的好奇心,但偽科學也有同樣的作用。此語一針見血地指明瞭偽科學流傳的主要動力。是把讀者的好奇心引導到科學理性上來,還是放任其發展到“獵奇心”上去,科幻作家是有責任,也必須作出選擇的。
第六卷:科幻與科學 第四章:火在燒——科幻文學中的科學精神(1)
第一節:科學與人性——對立的幻影
第二節:科學的客觀精神
第三節:科學的懷疑精神
第四節:科學的探索精神
第五節:科學的獻身精神
第一節:科學與人性——對立的幻影
要想了解什麼是科學精神,首先要澄清一個被人誤解至深的問題,那就是當今社會流行的一種觀點,將科學與人性擺在相對的位置上,並且認為科學是壓制人性的力量。這種觀點也延伸到科幻文學界,表現為“硬科幻派”與“軟科幻派”的對立。持後一種觀點的人,指責“硬科幻派”在作品裡忽視人性,把作科幻小說寫成教材或產品說明書。
在當今中國的知識階層裡,把科學與人性對立起來的觀點很有市場。其根本原因是當代中國教育體制的深刻影響。在基礎教育裡,文理分科的傳統將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截然分開,並且重理輕文,這在直觀上就給人們一個印象:科學和人性對立,並且壓抑人性。其實,文理分科既不能提供很好的科學教育,也不能提供很好的人文教育,它本身就是一個改革的物件。這種分科現象在西方各國的教育史上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但都沒有象當代中國這樣突出。分科化、專門化和專家化與教育理念有關,凡重專才教育,則專科化傾向較嚴重﹔凡重通才教育者,則專科化傾向就比較淡化。在專才教育體制下成長起來的理工科學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養,對於社會進步和發展難以有一個寬闊的視野和深謀遠慮的計劃。《科學與人文》吳國盛
而為了應試,從事基礎教育的教師又往往要學生死記硬背那些自然科學的定理和公式,更在廣大學生中間造成了科學就是僵化權威的印象。至於科學家們為了追求真理而從事的活生生的行為,以及這些行為背後包含的人性內涵,並不在廣大學生的視野當中。而這個教育體制向社會輸出了幾十屆畢業生,前後幾代人,無法不令科學與人性對立的觀點成為主流。
除了教育體制外,中國的科研體制也加深了科學與人性對立的印象。目前的科研體制過分功利化和注重技術理性,缺乏寬廣內涵和人性視角。
筆者在上文一直把科學與人性對立的觀點稱作“印象“,是因為這一觀點不可能描述了真實現象:科學與人性根本不處在一個層面上:科學是人類行為的結果,而人性則是人類行為的原因,它們從不處在對立的位置上。科學本身就是人性的產物,至少是人性某些方面的產物。如果把科學擺在超越人性之外的位置,那麼就只能得出反常識的結論:科學自己推動自己發展,那些燒瓶、試管、顯微鏡、水平儀和天文望遠鏡,那些天文學、物理學、生物學理論都是有生命的,使用或者研究它們的科學家反倒是傀儡。所謂科學與人性的對立,只不過是人性中的某些部分與另外部分的對立。
科學並不是大自然“啟示”的,而是活人創造出來的。古今中外那些科學工作者,他們投身於科學事業,必定是受某些精神、價值和感情驅使的。將這些合而為一,便是科學精神。不管有沒有受到重視,有沒有得到研究,這些精神是客觀存在的。只不過在中國知識界,雖然“宏揚科學精神”之類的口號很多,但對科學精神的系統總結卻十分薄弱。
什麼是科學精神?筆者找到了一個西方的觀點:隨著自然的數學化、研究的方法論化、科學建制的分科分層化,近代科學完成了其理性化過程,並構成日後科學發展的基本精神氣質。著名科學社會學家默頓在其經典之作《科學社會學》(The Sociolog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