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流言(第1/3 頁)
關舅母進退兩難,答應了,怕小姑子會露餡,關家把小女兒關起來不讓見人的閒話還不算什麼,萬一關芸娘沒輕沒重地再提吳少英與關蓉孃的所謂“姦情”,事情就難收拾了!
可要是不答應,主簿家的千金怪罪下來,關家要如何應對?別看那不過是個主簿家的閨女,一樣得罪不得。關家只有去世的關老爺子有秀才功名,關大舅還是個白身,雖說學堂教過不少讀書人,但真正有出息的孩子,都是送到秦老先生那裡後才調|教出來的。關家靠著秦家這門姻親,在縣衙眾位大人面前,還有幾分薄面。但關家從來不敢拿大,不會因為別人給關家面子,就真以為自己能跟人平起平坐了。
虎嬤嬤保持著沉默。其實她覺得,只要關舅母尋個藉口,比如叫醒關芸娘,讓她梳頭換衣服,不至於在客人面前失禮等等,提前跟關芸娘說明厲害,關芸娘再蠢,也不敢在外人面前亂說話才是。混過這一關,主簿家的千金總是要隨父母家人離開的,還怕她糾纏不清麼?關舅母竟連這種事都想不到,她也不好開口。她畢竟只是關家姻親的僕婦,不是關家人,怎麼好插手關家的事?
主簿千金在家裡十分受寵,主簿娘子見關舅母遲疑,已經有些不悅了,只是面上還要顧及禮數:“怎麼?關大奶奶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麼?”
到了這份上,關舅母還能說什麼?主簿家的太太和小姐以勢相逼,小小的關家又怎敢回絕?她只能答應下來了。
關舅母一答應,主簿千金就立刻命身邊的丫頭去見關芸娘,還特地遞了個眼色過去。那丫頭會意地點點頭。
鄰路的事不必關舅母去做,吳少英找來的僕婦伶俐有眼色,立刻招呼起了丫頭,兩人一前一後去了西廂房。同時有另一名僕婦搶先一步去南屋報信,順便把門上掛的那把鎖給去了,省得叫主簿家的人看見,心中生疑。
關老太太還在北屋跟親友家的女眷們哭著說起關老爺子的病情,咋一看有人去南屋,嚇了一跳:“那是誰?怎麼要進南屋?”
吳少英的僕婦正好領著那丫頭過來稟報:“主簿家的小姐打發丫頭來看二姑娘,擔心二姑娘的病情,說若不能見上一面,無論如何都不能放下心。”
關老太太暗暗咬牙,有氣無力地說:“小姐好心,我替芸娘謝過太太、小姐的好意。只是請來的姑娘當心些,芸娘正病著,可別離得太近,過了病氣。”接著她又提高了聲量,“唉,我們家到底是怎麼了,難不成真是流年不利?先是大女婿好好的沒了,大女兒又殉了夫,我們老頭子悲痛之下,一病不起,如今小女兒又是這樣。她還這麼年輕,還沒嫁人呢。若有個好歹,以後可怎麼辦哪——”
聲音傳到南屋,剛得了信的關芸娘在炕上坐起來,動了動耳朵,委屈地扁了嘴。
僕婦領著主簿千金的丫頭進屋,那丫頭見關芸娘坐著,忙上前行禮,又悄悄打量她的神色。
關芸娘有氣無力地說些“病著,實在下不了床,有失禮處還望包涵”的套話,懾於母親與哥哥嫂子之前的威脅,她是半個字都不敢多說,但神態間還是露出了不滿的。
棗兒與那兩名僕婦由始至終都在南屋裡盯著,丫頭沒得到跟關芸娘單獨談話的機會,有些不甘心,便試探性地問:“關二姑娘,你到底得的是什麼病呀?要不要請大夫來瞧?”
關芸娘眼圈一紅,哽咽著道:“我沒什麼大病,過幾日就好了,謝謝你們姑娘惦記著。過幾天她有空,再來看我呀。我從前還嫌她冷淡,可日久見人心,如今滿縣城裡也就只有她真心待我了。”
丫頭頓了一頓:“我們姑娘已經定了親事,這些日子一直在家做針線,不大方便出門。但我們姑娘心裡一直惦記著姑娘,否則也不會打發我來探病了。”
關芸娘吸吸鼻子:“哦,我差點兒忘了,你們姑娘剛定了親事吧?真好,聽說是臨縣的大戶,她將來就是享福的命了。”想想自己要守孝三年,不能議親,表兄吳少英卻未必能再等她三年,她心裡就說不出的難受。
丫頭乾笑著答應下來,又說了幾句話,也就告退了。回到主簿娘子那兒,她自然也說不出什麼事來。
關舅母得了信,暗暗鬆了口氣,看來小姑子還不至於理智盡喪,不管不顧就跟外人亂說話。她連忙好言好語地送走了主簿一家。回過頭,一直留意事態發展的虎嬤嬤也正式告辭了,她才要放心,忽又聽聞秦老先生還在家裡,立時又繼續發起愁來。
她不知道,主簿一家出了關家,回到縣衙後衙家中,主簿娘子立刻就叫了女兒與她的丫頭到自己房中細問,聽丫頭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