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很有點現代知識分子的味道了。
……
txt小說上傳分享
葉公超:誤入宦途侯門深(1)
然而,官場真的是那般好混,真的如像清華北大一般是名士的伊甸園?葉公超未免太天真了。作為一介書生,他只知道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哪裡懂得官場的爾虞我詐,政治的曲折複雜?何況,在一個專制者手下打工,處處要仰人鼻息,看主子的臉色。
當年的國民黨政府,可以說是精英內閣。不少本來已經頗有名氣的大知識分子,棄學從政,服務政界,如翁文灝、王世傑、蔣廷黻、葉公超、吳鼎昌、吳景超、王雲五等。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要數葉公超。這位曾經主編過《新月》雜誌的江南才人,堂堂清華、北大的英美文學教授,後來竟然入駐內閣,把玩政治外交,成為現代中國士林中的一大景觀。
像大多數江南才子一般,葉公超也出身於書香門第,世代以詩書相傳,曾祖、祖父都是一時名重的進士、舉人。父親做官,曾當過九江知府。父親死得早,葉公超很小由其叔父葉恭綽帶大。這位葉恭綽當年可是大名鼎鼎,官至民國交通部長還算小事,他的詩文書畫比其官銜更出名,還玩得一手好古董。中國傳統士大夫本來就是詩、士、仕三位一體,葉公超後來所繼承的也是這祖上的風氣,算不上是歧出。
葉公超從小喜歡讀書,先是在國內的南洋模範小學、南開中學,後來又去英國和美國讀中學、大學,最後師從大詩人艾略特,從劍橋大學畢業。憑著一張劍橋文學碩士的文憑,葉公超昂首步入北大英文系出任教授。這一年,他才二十三歲,據說是北大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比胡適當年入北大還要年輕四歲。坐在下面的學生,論年齡大多比他年長,廢名就比他大四歲。即便是最小的梁遇春,也只比他小兩歲。不過,面對葉公超一口比國語還流利的劍橋英語,又是莎士比亞,又是艾略特,坐在下面的,縱然百般挑剔,也不得不服。特別是那些純情的女學生,個個佩服得如痴如醉,恨不得立即以身相許。
葉公超風度翩翩,少年得志,又迅速打入了北京自由知識分子的核心圈子——新月社,前途可謂光芒萬丈,不可限量。不過,一個人不怕聰明,怕的是太聰明。智慧超人的天生才子,興趣太廣,什麼都行,最後往往因為小貓釣魚,缺乏深入和韌勁,落得個一事無成。葉公超後來的發展,不幸也驗證了這條鐵律。
他還是個八面玲瓏之人,朋友多得不計其數,三教九流無不交納。在這一點上他很像胡適,胡適靠的是修養,葉公超則完全出自天性。不過,胡適是老派紳士,待人接物,一以貫之,以誠相待。葉公超卻人小鬼大,很有點小魔頭的本領,可以“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優雅粗俗,易如翻掌。周作人說過,自己心中有兩個鬼,一個是紳士鬼,另一個是流氓鬼,葉公超想必也是如此。大約家道中落,寄人籬下出身的,都有這套應世的看家本領。
葉公超:誤入宦途侯門深大時代中的知識人因為好友、隨和,他也像胡適那樣比較寬容,無論對朋友,還是對論敵。在新月文人中,他與梁實秋都是學英美文學的同行,梁比較尖刻,常常要與魯迅打筆仗,而且語句頗傷人。葉則溫厚多了,他主持《新月》期間,是雜誌最浪漫、最醇厚的一段,他理想中的《新月》,不是刀光劍影的古戰場,而是月下把酒論詩的田園夢。他看人論物,也不以圈子為重,能夠超越黨派之爭,持公正之論。徐志摩是圈內的自己人,魯迅是新月的仇敵,但葉公超偏偏認為:“我覺得魯迅的散文比徐志摩的好。”魯迅逝世以後,在自由知識分子圈中掀起波瀾。氣量比梁實秋還小的女作家蘇雪林,雖然魯迅沒什麼開罪過她,竟然氣急敗壞地給胡適寫信,把魯迅罵了個狗血噴頭,又是“刻毒殘酷的刀筆吏”,又是“陰險無比、人格卑汙又無比的小人”,大有鞭屍而後快。她還要胡適出面帶領自由主義的大夥兒,反擊上海左翼搞的“魯迅宗教”。幸而胡適腦瓜子比較清醒,沒有上這個小女人的當,還以長輩的口吻開導了一番蘇雪林,為魯迅說了一些公道話。作為一方盟主,有這樣的肚量、雅量、氣量,無論出自真心,還是虛意,都頗不容易。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葉公超:誤入宦途侯門深(2)
即便如此,論及對魯迅的公道,胡適依然比不上葉公超。魯迅謝世之後,他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把魯迅的所有作品又重讀了一遍,在天津《益世報》增刊發表了《關於非戰士的魯迅》。他歷數魯迅在小說史、小說創作和散文上的成就,指出魯迅作為非戰士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