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頁)
,並受自我利益驅使,他在追逐自我利益的同時促進了社會利益。政府不應當干涉這個過程,因而應採取放任自由的政策。斯密著作通篇都認為,非管制的市場經濟理論中個人利益會形成公共物品。理解自利和衝突如何導致和諧及有益結果的關鍵是資本家的活動。斯密承認資本家是受賺錢的慾望驅使的,而非利他主義就像說我們得到麵包並非是因為麵包師的仁慈。資本家根據人們的商品需求以及市場情況進行生產,只是為了增加他們的收入。資本家之間的競爭使得這些產品被生產出來,其成本剛好只能補償幾種生產要素的機會成本。如果利潤在某個經濟部門中高於正常水平,廠商就會進入,使得價格下降到除去生產成本沒有剩餘利潤存在的水平。資本家們要購買生產的各種要素,而且他們須給高生產力的要素以較高的價格,因此將勞動和土地配置到最有效率的經濟部門中去。消費者在市場上用貨幣進行投票,他們慾望的變化反映在價格的漲落上,因此最終影響了利潤的升降。斯密最後得出結論說“:沒有計劃的市場多美妙啊!”用現代經濟學的術語即是他認為,消費者以最低的社會成本得到了最大的滿足,沒有政府幹預的自由競爭市場,可以導致資源的最優配置。
亞當 斯密的《國富論》自年發表之後,在此後的多年時間裡,斯密的分析幾乎統治了經濟思想。這種狀況直到1817年,大衛 李嘉圖發表了其《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才有所改變。李嘉圖對不同時期收入分配狀況的改變非常關注,他用一個由三個階層組成的社會來進行研究:資本家得到利潤和利息,地主得到地租,而勞動者得到工資。為解釋資本家、地主、勞動者收入份額的變化,他認為有必要建立一個關於利潤、利息、地租和工資的理論。李嘉圖的模型有三個主要團體:資本家、勞動者和地主。資本家在經濟體系中是個重要的角色。首先,因為他們將資本流向有最高回報的領域,從而決定了資源的有效配置。這樣,在完全競爭市場上,消費者的需求以最低的社會成本得到滿足。其次,他們的儲蓄和投資促進了經濟的增長。李嘉圖建立起了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以分配論為中心的理論體系。他堅持商品的價值由生產中耗費的勞動決定的原理。他提出了決定價值的勞動不是實際的個別勞動而是社會必要勞動,他還指出了決定商品價值的不僅有直接投入生產的勞動,還有投在所耗費的生產資料上的勞動。李嘉圖闡述了勞動價值論,然後論證了價格不反映價值。直到去世前,李嘉圖對價值論進行了持續的研究。李嘉圖引入了比較優勢理論。根據李嘉圖的理論,即使一個國家在所有制造業中比其他國家更加高效,它也能夠透過專注於其最擅長領域、與其他國家的進行貿易交往而獲取利益。李嘉圖認為,工資應該自由競爭,同理也不應限制從國外進口產品。比較優勢的好處體現在分配和增加實際收入。在李嘉圖的理論中,分配體系包括了對外貿易的影響,外貿並不直接影響利潤,因為利潤只隨工資水平變動。它對收入的影響是良性的,因為外貿不改變商品價值。比較優勢學說構成了現代貿易理論的基石。
與勞動價值論相對立的是邊際效用價值論,李嘉圖的經濟學理論的基礎是勞動價值論,這種理論是從斯密那裡來的。李嘉圖的價值理論的核心就是下面一句話:“商品的價值……取決於其生產所必需的相對勞動量。”根據這個理論,他認為,勞動的價值(工資)是一定社會中為維持工人生活並延續其後代通常所必需的生產資料決定的,而利潤則決定於工資。在所有這些分析中,我們看不到供給與需求的作用,一切都是某種神秘的因素所決定的。 不過,李嘉圖早就意識到了這種價值理論的內在矛盾,他自己曾經犯過嘀咕:“我不能克服這樣的困難:在地窖裡貯藏了三四年的酒,或最初在勞動方面花費了也許還不到2先令,後來卻值100鎊的橡樹。”後來,人們用水與鑽石來概括李嘉圖等古典經濟學家所面臨的“價值悖論”:水對人極端重要,是生命的支柱,但在通常情況下,價格卻很低;而鑽石是奢侈品,對於人的生存而言沒有任何用處,通常情況下價格卻很高,為什麼? 李嘉圖始終沒有能夠解決這個難題。到了1870年代,邊際主義興起,經濟學家才能夠解答這一問題。答案很簡單:價值只能來自個體消費者的主觀評估。我可能花了30年時間研究一種東西,但拿到市場上卻沒有一個消費者問津,那麼,它就沒有任何經濟價值,不管我就這上面投入了多少勞動。商品和服務的價值是消費者評估的結果,商品和服務的相對價格是由消費者對這些產品的評估和慾望之水平和強度所決定的。
阿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