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2/4 頁)
光顏色,要比其他珠子略深,所以他才能判斷出年代要早,既然比其他珠子年代早,那定然是後配上去的了。
至於銅器味道,也確實是發現問題之後聞出來的。常玩銅器的人,通常會有這個經驗,確實有一種特別的味道,可以拿一枚大錢來聞聞,嘗試一下就知道了。
“本來,這三顆‘小墜角’,我也想和‘大墜角’一樣,配成碧璽的,這從形制上也說得過去。”歐陽雲煙接著說道:“不過,珊瑚‘佛頭’是紅的,碧璽‘大墜角’也是紅的,顏色上過於單一了,我斟酌了一下,才決定配成別的顏色。”
“結果怎麼樣?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津門的一家古玩店裡發現了四顆橢圓形的海藍寶散珠,看著也是清代的製品,便都買了下來。其中一顆偏大一點兒的,做成小掛墜送人了,剩下這三顆差不多大小的,做了三個‘小墜角’。”歐陽雲煙說的很細,“至於是不是銅器上面下來的,我也沒問,不過唐易既然能看出來,想必聞得也不錯。”
“在津門買的?我怎麼一下子想起了狗不理包子!”古之哉又哈哈笑了起來。
唐易心裡泛起不爽。歐陽雲煙剛說了唐易“聞得也不錯”,他接著就說狗不理包子,這不是暗罵唐易是狗鼻子麼?!
結果,只有古之哉自己在笑,別人都沒有笑。
古之哉也感覺到有些尷尬,連忙又對唐易說道:“唐易,別在意啊,我就是開個玩笑,就跟國罵一樣,順嘴帶出來的。”一邊說,一邊還擺了擺手。
唐易勉強笑了笑,心裡雖然有不爽的感覺,但這種場合也沒法表現出來。而且古之哉的脾氣有點兒像老頑童,由他去吧。
而呼文成的臉色,卻比唐易難看得多,好像是他捱罵了一樣。
本來,原定有三件東西拿出來鑑賞,結果自己的親侄子連輸兩陣,雖說這本來就不是比試,而是各抒己見。但席間正好兩個後輩,無形中就形成了比試的局面。這面子上,著實是掛不住。
秦老則頗有深意地看了唐易一眼。唐易心下明白,這意思是凡事要留餘地,下一件東西,得悠著點兒了,最起碼搞成個平手,別“領先”太多。
第三樣物件是古之哉帶來的。一開始,所有的物件都放在一邊的房間中,前兩樣物件都是服務員拿出來的。
此時,古之哉卻突然說道:“你倆年輕小夥子看著挺結實,不知道力氣怎麼樣啊?”
第185章 壽與天齊
兩人一聽,看來古之哉帶來的是個大傢伙啊,這還得兩個人抬!
唐易此時,卻一下子明白為什麼要包場子了。東西太貴重,有閒雜人等看了不好。不過這個問題可以在包間裡解決。但是,包間裡的光線不行,自然光和燈光是不一樣的,尤其是看古玩的時候,而在院子裡看東西,要想穩妥,只能包場子了。
所以,包場子並不是因為財大氣粗,而是因為看東西方便。
正說著,服務員又上了一道菜,叫花雞。
外面的泥封已經提前敲碎,服務員將一個大盤放到了桌上,盤中是包著荷葉的一隻整雞,而後輕輕用小夾子和筷子將荷葉輕輕撕開。
一股香氣飄了出來。
“先吃點兒吧!吃完了去搬東西。”古之哉居然毫不客氣地撕下一條雞腿,“這隻雞腿我吃了,就剩一隻雞腿了,看你倆誰能搶到嘍!”
唐易笑了笑,“我喜歡吃脖子。”
呼風則說,“我喜歡是雞翅膀。”
兩人各取所需,說的卻都不是雞腿。這個突如其來的小插曲,讓兩人一起望著古之哉笑了起來。
本來有些凝重的氣氛,頓時歡快了一些。
而等到兩人一起走進房間,這才發現,地上竟然是小半截石碑!
雖然只有半米多高,六七十厘米寬,但是從這塊石碑的厚度來估量,恐怕得將近二百斤,怪不得要兩個人抬。“也不知道古老頭怎麼弄來的!”呼風低聲嘟囔了一句。
兩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仍是費了不小的勁兒,當他們哼哧哼哧將半截石碑搬出來的時候,服務員已經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一個陳舊的凳子放在了餐桌一側。兩人將石碑放了上去。
這石碑上,佈滿了泥土。雖然能看出上面是刻了字的,但是看不了太清楚。
“沖洗下吧。”古之哉說道,“這塊石碑是上午我從孫家收的,原來是就堆在農家院裡。我看的時候,不用弄掉這些泥土,你們年輕,還是看清楚些更好。”
古之哉說的這句“孫家收的”,意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