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比較合適。”
……您比較瞭解?
“ 我一點都不懂,可是我非常細心,出這本文集的時候,公式有時候很複雜,有的公式一頁紙寫不完,很長,很容易排錯版。我就拿著鄧稼先的原稿一點點地對。”
……您75歲了,出這個書一點一點地對?
“對,我想這是非常值得的,2003年我75歲,如果那時候不出的話,再往後,我生病住院住了幾個月,我就沒有那個精力了。”
……很費勁?
“很費勁。
“這就可以回答上次你問的那個問題,夫妻之間的愛情不僅表現在卿卿我我或是朝朝暮暮呀,或者像電視上的有各種表情,外在的。”
……對,您是很深沉的。
“是很深沉的,我理解他需要什麼,他也理解我,這是最好的。”
……鄧稼先去世很多年了,您還在想著為他出書,實際上就是上次您說你們從結婚那天,彼此就有了託付。您對鄧稼先的這種深沉的愛,是跟國家的命運、國家的核事業聯絡在一起了。
“ 我希望是這樣。”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十五章 天上人間情未了(8)
……這是一個很高的境界。
“那你這麼理解就是誇獎我了,我希望是吧。也很高興你能夠理解我們。”
看著文集中鄧稼先的照片,我反覆地思量著。照片上的鄧稼先穿的衣服還是老樣子的中山裝,但是他的神態告訴我們,他並不需要自己的愛人給弄多漂亮的、多時髦的衣服。
許鹿希也一樣,甚至在他們聚少離多的28年中,沒有得到更多人的祝福,但是她沒有怨言。
你會跟你的愛人分開多久?
在我知道了鄧稼先和許鹿希的故事以後,我曾經給身邊很多人講過這個真實的故事,我也曾經問過許多人,如果你有這樣一個愛人,讓你們分開很久很久,你會怎樣?我得到的很多回答是沉默。我也曾問過自己這個問題??
許鹿希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從不隱瞞自己終身的承諾:“無論別人怎麼看這個問題,我始終不變。
“我透過採訪100多人瞭解了鄧稼先的事業。雖然我們分別28年,他又那麼快地離開了人世,但是我介入了他的工作,反而感到離他更近了,我感到我們沒有分開,我們始終在一起,因為有心的承諾。”
人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跟許鹿希第一次接觸,我就覺得她的目光非常地溫和,是話語間透著智慧的一位女性。接受智慧之人的啟迪,當然是很容易的。
許鹿希的介紹讓我們瞭解了過去那段不尋常的日子。她用溫潤的眼光看待28年的分別。但是,畢竟我們都生活在現實中,現實中的困難會磨平所有的浪漫和幻想。
“我沒有怨言,家裡這邊,孩子和老人是我管,我的工作也幹得不錯。我理解他,他在1958年接受這個任務的時候,我跟他說‘我支援你!’那年我30歲。
“從那時到現在,我一輩子都是支援他的。這種支援從沒有因為任何原因包括我已經是年邁之人而放棄。他是在1986年去世的,因為鄧稼先走得太快了,他得癌症的時候7月31號住院,再轉過來7月29號去世,他實際上得病以後只有363天,這個時間非常短促,中間做了2次大手術,3次小手術。最緊迫的就是在363天裡,鄧稼先都在思考和撰寫我國今後核武器進展的建議書。他最後的時間非常緊張。算起來,他一生整個的過程,沒有留下一點時間給自己再整理一下還沒寫完的書稿和論著。所以在他去世以後,從1986年到現在的23年間,我想盡了辦法,採訪了很多人,只為了瞭解他,瞭解他們那一批人!
“我已經80多歲了,我很高興我們之間能有這樣長久的感情。他對得起我,我對得起他!”
在採訪中,許鹿希曾經多次問我:“我講這些你能理解嗎?我們能溝通嗎?”
不能說我對鄧稼先和許鹿希的愛情理解得多麼透徹,因為他們的愛是大愛,是超凡脫俗的愛情。但是,至少我可以理解,他們已經把自己的愛情與國家的命運、國家的利益聯絡起來了。
他們的愛是高尚珍貴的,是穿越時空的。
許鹿希說:“讓我們的孩子和後代都覺得,這一對夫妻是真正的夫妻。只可惜他去世太早,走得太急。”
我想,這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人世間沒有特別完美的事吧。
在人間,許鹿希仍然堅守著那一份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