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頁)
濟在見到最初的設計圖後憤怒的他將那張圖紙撕得粉碎,隨後一把扔在滿臉驚訝的設計師代表臉上。第二張設計圖被他用紅筆畫上了一連串的“叉”後宣告報廢。第三張設計圖在設計師惶惶不安中被遞到了任海濟面前。或許是因為前兩次舉動實在有**份,在看完後任海濟平靜的將設計圖放會桌上後斜著眼看著站在面前的設計師代表冷冷地說:“浪費國家糧食和人民血汗錢的傢伙。你們怎麼還沒去死?”於是誰去遞交第四份修改後的設計圖成了船舶製造局的設計師們激烈爭論的課題。誰都不願去承受副元首的怒火。很明顯最初副元首大聲責罵,出於“恨鐵不成鋼”的心理。而第三次那平淡的話語卻已動了殺機。誰都不能保證當副元首第四次見到圖紙時不會下令將他們移交給蓋世太保。就在船舶製造局的設計師們彼此間爭論不休,就差沒抽籤決定倒黴鬼的時候,任海濟出現在了他們面前,帶著一隊身穿黑衣的黨衛軍。
對於齊伯林的設計任海濟其實沒什麼太高要求。雖然德國船舶設計者們設計的齊伯林在他眼中太過老舊,但知道自己比他們多了近60年的智慧,任海濟沒有太過苛刻的要求。但當他見到那張圖紙時他實在壓不住心中的怒火。那些設計者不知哪根神經搭錯了,在船體邊緣的防空火力設計上有著不少射擊死角。這也算了,畢竟是在毫不經驗的情況下設計的,出現未考慮周全的問題再所難免。可是你將所有防空火力都佈置在船的右舷算什麼意思?當敵人的飛機從左側發動進攻時怎麼辦?向他們吐口水嗎?更讓任海濟憤怒的是這個問題一直出現在之後的設計圖上。這也怪不得任海濟第三次見到設計圖後冒出那句話。
在任海濟看來齊伯林那28000噸的標準排水量設計已非常完美,每小時34節航速可以稱之為優秀。問題是它的船體結構主要參考日本的赤城號,換句話說是用設計戰列艦船體的思路來設計航母。於是任海濟一到那裡便指揮擴寬船體以增加停機庫空間,減少不必要的裝甲厚度以及過多的艦載武器以保證齊伯林的持續作戰能力。
在整個改進設計過程中任海濟還加入了大量他所知的未來元素。被喻為現代航母三大標誌的斜角飛行甲板率先登場,助降瞄準鏡還在一群發明家手中鼓搗,至於可憐的蒸汽彈射裝置任海濟還沒自大到認為現在就能搞出這種在他的時空中只有美國人才擁有的技術。況且以目前的飛機重量來看這東西也未必需要。
重新設計後的齊伯林艦長約370米,平均吃水7。5米。水線裝甲厚度65毫米至100毫米。在武裝方面任海濟選擇了20座四聯裝37毫米高炮,以及55門單管20毫米高炮。至於原本設計的105毫米高平兩用炮被任海濟直接捨棄。
這艘原本應當在1934年7月與沙恩霍斯特同時開始建造的航母因為設計問題一直拖到第二年的1月才開始架設主龍骨。1936年5月第一次停止建造。原因無他,沙恩霍斯特已經下水準備最後的舾裝,而他的姐妹艦格奈森瑙仍在船塢內。為了雙子姐妹艦能共同遨遊在北大西洋,海軍決定暫停齊伯林的建造,全力完成格奈森瑙。這一舉動惹怒了任海濟,他提著盧格P08直衝海軍軍部然後大聲說:“選擇吧。是子彈還是恢復齊伯林的建造。”面對年輕氣盛的副元首,海軍軍部立馬恢復了齊伯林的建造工程。只是任海濟的舉動少不了遭到希特勒的埋怨。而海軍軍部則戲稱:副元首因為那個孩子是難產出生,所以特別關愛。
1937年8月,齊伯林被迫再次停工。這一次的原因是與他同期建造的卑斯麥號戰列艦完成度比預想要低。為了這艘德意志海軍中最先進的戰艦能在預定時間內完成(包括他的姐妹艦提爾皮滋)所有資源優先供給。
海軍軍部的決定再一次證明:副元首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和上一次不同,這次任海濟帶著他的“瓦露基利”直衝各鋼鐵工廠,在2型戰車75毫米火炮的威脅下,所有原本預定提供給兩艘戰列艦的鋼材被他搶劫一空。在那段時間裡德國人民經常能見到由數輛坦克押送的貨車在公路上賓士。任海濟甚至放出話說:誰敢阻攔,你們就直接給我用75毫米炮直接把他炸飛。
希特勒憤怒了,嚴厲指責他的小朋友不知輕重。海軍憤怒了,指責副元首的行為完全違背了軍人應有的道德。“瓦露基利”和空軍憤怒了:我們直屬指揮官做的事,哪裡輪得到你們這些只能在澡盆裡游泳的傢伙來指責。最後希特勒偷偷笑了,無法團結在一起的三大兵種更利於他的掌握。當然希特勒表面還得充當“和事佬”,這是他和他的小朋友一起在長年的政治鬥爭中培養出的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