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所提到的另一首歐詞名作《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末句〃人生何處似樽前〃亦是從歡欣突轉入沉鬱深愁,與這首詞何其相似。再看歐陽修的另外一首《玉樓春》中末句〃直須看盡洛陽花,始共春風容易別〃亦是笑中帶淚,看似極灑脫之言,實為極傷感之語。此處暫從馮作之說。
這首詞其實整體看來並不是秦詞所從的風格。如果一定要說秦觀〃專學此種〃,也只有末句〃尊前百計得春歸,莫為傷春眉黛促〃中的深嘆哀愁略似。但是秦詞鮮少有歡欣之境,和本詞不類。試看〃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等句,其境多幽微深婉,其嘆亦深沉悠長。只是說秦詞承此詞中幽微的感傷愁緒,比說承梅詞的沉鬱的人生感悟,更有幾分道理。
人間詞話之五十四
【人知和靖《點絳唇》、聖俞《蘇幕遮》、永叔《少年遊》三闋為詠春草絕調,不知先有正中〃細雨溼流光〃五字,皆能寫盡春草之魂者也。】
林逋(967…1028),字君復,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長年隱居於杭州孤山,不娶不仕,種梅養鶴,號稱〃梅妻鶴子〃。諡和靖先生。有《林和靖詩集》傳世。
林逋的《點絳唇》、梅堯臣的《蘇幕遮》和歐陽修的《少年遊》歷來被稱為詠春草的佳作,老王又再添上馮延巳的《南鄉子》中的〃細雨溼流光〃五字。試觀之,看這些詞句如何〃寫盡春草之魂〃。
點絳唇林逋
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餘花落處,滿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王孫去。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
〃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金谷,西晉富豪石崇在洛陽所建的豪宅。石崇在《金谷詩序》裡說,他曾在金谷澗為徵西將軍祭酒王詡餞行。江淹《別賦》中即有〃送客金谷〃之說。後指送別之所。金谷芳草,均含離別之意。而〃亂生〃寫其荒蕪,亦有如意緒的迷離,不僅僅喻離別之愁,更有一種滄海桑田的深沉感慨。〃誰為主〃,其人已去,徒留空園。曾經的富麗繁華如雲煙消散,到如今只剩得斷壁殘垣。春草無情,年年還生。〃餘花落處,滿地和煙雨。〃早過花開之時,只剩下星星點點餘花隨春雨凋落。滿地的春草青青,隨煙雨搖盪輕擺。〃滿地〃猶寫遍地春草給人帶來的離愁之多之密。此句亦惜春,亦傷別。〃滿地和煙雨〃真是佳句。不言愁而遍地皆愁,將一個大寫的愁字輕輕鋪滿心間。詩人的惆悵如同春草,隨煙雨飄搖不定。
〃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回望上闕,驀然驚覺其中離愁不顯而其實處處皆寫離愁。驪歌可堪聽?長亭又日暮。此時此景,倍添感傷情緒。〃王孫去。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王孫,指貴族,詩詞中往往指代出門外遊的人。遠行之人決絕而去,漸已不見,只剩得這無數不解人哀愁的春草,長滿東西南北的道路。天地蒼遠,那無處不在的萋萋春草,在每一個人眼中和心底,都染上了離別傷感的翠色。
此詞不言春草不言愁,卻是處處春草處處愁。寫春草,亦讓人心旌隨之搖擺。
蘇幕遮梅堯臣
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露堤平,煙墅杳。〃堤上青草平整,露珠隱約;遠處鄉間宅屋在如煙的迷濛春色中若隱若現。〃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此句以雨後天曉的清朗澄澈之境來襯托萋萋春草的盎然生機,尤顯春草綿鬱可愛。〃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庾信是南朝梁代名士,成名甚早,〃年十五,侍梁東宮講讀〃。後出使北朝之時被強留,被迫仕於魏。這裡借指離鄉為官的青年才俊。窣地春袍,窣地,長袍及地;春袍,指宋代官服,年輕官員初入仕時一般身著青色章服。嫩色宜相照,即言宦遊少年英姿勃發,所著青袍正與遍地青草的嫩色輝映生彩。
〃接長亭,迷遠道。〃下闕筆調一轉,從春風得意到倦鳥思歸。此句用李白《菩薩蠻》〃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之意,凸顯一種迷途思歸的情思。〃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詩人以王孫自指,深為厭倦宦海沉浮,早該歸去。〃落盡梨花春又了〃,用唐代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之句:〃曲水飄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春已歸去,梨花凋盡,落英繽紛,恍若悲秋將至。〃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末句更是突出了這種悲意。殘陽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