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這個問題的意圖是什麼?應該怎樣最快、最準確地解決?……孩子們總能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這種能力不僅僅停留在解決學習難題的方面,當孩子們因為小事打架,事情過後,他們也會思考一下打架的原因,審視一下自身有沒有錯誤。
在看事物的時候不應該只看它的表面,而且要看透事物的本質。在平時的觀察思考中,就可以培養出孩子這樣的才能。具備了這種才能,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大的問題時,才可以正確把握情況,想出好的對策。
讓孩子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
彼得在耶魯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公司上班。有一天,他忽然面色沉重地對我說:“媽媽,現在公司的工作不錯,但是為了將來能有更好的發展,我想有必要再去進修一下,我想辭去現在的工作。”
我支援他的想法,於是,彼得辭掉了工作,為自己更高的目標去奮鬥。不久,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哈佛大學商學院。經過2年的刻苦學習,彼得又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
現在,彼得在曼哈頓開創他的事業。大學時期所學的會計學和在商學院所學的經濟管理學使他工作起來得心應手,在經濟不景氣,許多公司倒閉的情況下,他的公司依然屹立在曼哈頓的市中心。如果當時他沒有選擇辭職再進修的話,恐怕現在還在那家公司過著平庸的日子。他辭職進修的決定是非常明智的,而他當時的判斷完全得益於從小養成的觀察和思考能力。
不能讓孩子在回答問題時總是一味地說:“是”或者“不是”,應該多問他們一些“為什麼”,在想問題的時候,培養他們從多個角度思考的習慣。腦子裡存的疑問越多,思考的問題也就越多。因此,家長應該教會孩子在自己沒有完全理解的時候,不要輕易地說“是”或者“不是”。
孩子們如果能夠問出大人們出乎意料的問題,或者做出出乎意料的行為,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這時候不要對孩子說:“你才多大,問這個幹嘛?”經常問“為什麼”的孩子,自己首先會尋找答案。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思考力和推理能力,以及多角度觀察新事物的能力。因為經常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行為而被早早趕出了學校的愛迪生,以及從小就與眾不同甚至被別人看成傻瓜的愛因斯坦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
平時只知道按照父母的話去做,沒有養成獨立思考習慣的孩子最後會受到思維的限制。孩子年幼的時候,一切按照媽媽的意思去做,也許還不會顯現出什麼問題,一切看起來似乎還挺順利。但是隨著學習越來越需要思考能力和應用力時,孩子的思維就逐漸跟不上了。不只是學習成績,在生活中也會出現各種問題。
現在的世界是思考者的世界。只知道按照別人的話去做,沒有自己思想的人遲早會被淘汰。當今世界是一個沒有規律、時時充滿變數的世界。
我希望那些只會培養孩子說“是”或者“不是”的媽媽,多問孩子一些“為什麼”。“為什麼那樣做?”、“為什麼那麼想?”……
媽媽在問這些問題的時候,孩子們可以盡情地思考,自己找出答案,樹立起解決問題的信心。
·☆和孩子們一起制定的五個法則
一個人只有具備誠信的品格才能獲得成功。當然,也有人依靠權術和旁門左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但是這樣的人一般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俗話說:“玩火者必自焚。”玩弄權術和旁門左道的人,最後還是會掉進了自己挖的陷坑之中。從最近幾年的新聞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貪汙腐敗的官員受到了應有的制裁,我想這就是自作自受的結果。
在21世紀的共同體社會中,具備領導能力的人才會成功。沒有領導能力,只靠陰謀權
術欺騙他人的人,遲早會遭到社會的淘汰、眾人的唾棄。
培養孩子用陰謀權術周旋於這個世界,還是培養孩子的基本素質?這完全取決於父母的選擇。想培養孩子的基本素質,就應當同孩子們約法五章。
第一,制定規矩
結婚後沒有幾天時間,我就開始感到很為難,因為孩子們在家裡沒有一點規矩。孩子們的爸爸不是去參加學術會,就是去參加討論會。孩子們以前都是分別寄養在別人家裡,心裡只有自己,沒有兄弟姐妹的感情,更不懂得關心別人。我們在一起生活後,就像幾個陌生人住在一起的感覺。我是為了撫育這三個孩子才決定結婚的,但是,究竟該怎樣做,我一點頭緒也沒有。
於是我開始尋找辦法,計劃制定一些“規矩”。冷不防就向孩子們宣佈“規矩”,肯定會招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