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伏羲的偉大功績是演了八卦。
八卦可能一開始是古人計數的工具。比如1和0兩個數字,組成一個三位數,一共是多少組合?其實是1打頭的四個“111”、“100”、“110”、“101”,0打頭的也是四個“000”、“011”、“010”、“001”。
因為古人一開始是劃線計數的,一橫和中間斷了的一橫。
但伏羲了不起在他象天法地,把這八卦和宇宙、天地、風雷聯絡了起來,“111”是乾卦、“000”是坤卦。
這是中華古文化的基礎,所以,有機會去淮陽的朋友一定要去參拜下太昊伏羲陵!
文王的功績是《周易》。
如果說伏羲先天八卦,是論人和整個宇宙的立體關係,那文王的後天八卦就是人類和地球的平面關係。
而《周易》六十四重卦的卦名、爻詞等,就是中華文明的播種;我們身邊很多熟悉的詞,都是卦名。並且周易作為百經之首,不僅是中華易學和道家的偉大瑰寶,更是儒學、禮儀甚至政。治文明的開端。
如果一箇中國人,一輩子只讀一本書的話,我覺得應該是《周易》。
老子的功績是首先提出並詮釋了“道”這個概念。
《道德經》的地位,可能在後來所有的道書之上,雖然只有五千字,但你要真正理解做到,可能要花一輩子。
所以說,如果要背一篇文言文,要學會生活,那一定要背下《道德經》。有機會的話,還應該去渦陽天靜宮和鹿邑太清宮。
這三個偉大而不世出的人物,開啟了中華文化中源遠流長的一脈。
可惜,後來自把道家精神揮灑洋溢的莊子之後,道家似乎走了些彎路。
---------
最先成型而且在歷史上影響頗大的,竟是方士道和太平道。
雖然前者鬆散、後者有一定組織,但都不能成為真正的道派。
而且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和現實中世俗的權力過份的接近。
前者是依附的方式,於是有秦始皇五次東巡的大規模求仙,唯一可能的成就就是徐福先生的努力可能造就了一個民族,比被西門慶先生趕走的武大郎傳說早了恩多年。更有了漢武帝封禪五嶽,傳說還在海里向“海神”開戰。
可是仙人總不見,方士們亂了手腳。因為修煉在道家本是全心、終身的行為,可憐秦皇漢武,竟想朝種暮獲,而求報無福之祠,當然不會有收穫了。但方士還有外丹。這外丹是區別後來全真教內丹的說法,外丹是煉服食的金丹,而內丹是修煉自身的元氣。
外丹之學對中華醫學、化學都有很大意義,但對道教的早期發展就顯得成就不大。比如後來五十來歲就放下千古偉業的唐太宗李世民,可能就死與丹藥中毒;明世宗朱厚熜更是因為要取丹藥的原料,差點被宮女勒死。
方士道失敗之後,接替的是太平道。既然不能依附,就來爭奪。
不能排除參加歷次太平道鬥爭的中下層人士為自己生活做鬥爭的積極意義,但其高層人員與真正“道”的距離已非常大。最後太平道的不成功,不僅帶來曹孟德筆下的淒涼,對道教發展更是帶來幾乎毀滅性的打擊。
但對中華文明的發展,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否則道、王合一的體系將早於西方中世紀的拜占庭和阿拉伯。
看看中華文明到明末還領先於世界各國,就知道沒有形成這種政教合一的好處。如果那樣,中土不可能成為世界佛教中心,儒學的發展也會受很大影響,讓東鄉平一郎“一生唯拜伏陽明”的心學也不會出現。
但這打擊對道教是致命的。
好在西晉有寫下《葬書》的郭璞信奉“淨明道”、好在東晉有葛洪這樣半仙級的人物,南朝有陸靜修、陶弘景這樣理論高手,唐朝有司馬承禎得道高人,中華道教終於發展起來。
而對後來道教大放異彩起決定性作用的,就是金大俠筆下“中神通”之王重陽!
**********
留待後論
關於風水:風水,真的那麼神秘嗎?
風水,是幾千年來中華先祖留給我們的巨大財富,是自然科學與生活的結合。應該說,不管是否覺察或承認,它已經深入我們生活的很多部分,並和我們的生活結為一體。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我們都知道,房子最好山南水北(背山而建、臨水而居),那是什麼道理?
不用論述專業的五行八卦天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