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很不錯的世界。
如果無數個這種改善都沒有出現,這個世界就會越變越糟,我們每個人的處境都會越來越差。
那些看上去強大無比的暴君和專制,其實有一件事是他們永遠也無法做到的,那就是迫使人們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刺刀之下,一個本可以年盈利數億的銀行家,看上去卻只是一個很差勁的工人。一個可以讓無數人精神得到滿足的文學家,卻只能撰寫無聊的宣傳文字勉強餬口。無論多麼強大的專制,都不可能讓這些人的潛力充分發揮,因為甚至沒人會意識到這些潛力的存在。除了暴烈的專制以外,種種中等程度的強制也在或明或暗地抑制人們的創造能力。如果不能確認可以享用和支配自己的勞動成果,人們就不會盡量地發揮自己的能力。沒人能改變這個人性的規律。
人的潛能往往會讓他自己也難以置信。開啟這種潛能的鑰匙,只有一把,那就是自由。只有給人們以自由,讓他們自由地尋找和發展自己的潛能,這個世界才會驚訝地意識到,人原來可以如此能幹,如此偉大!事實上,確實只在自由社會中,我們才能看到那種燦爛的人性、怒放的精神和偉岸的人格。
在那些充滿強制的社會中,人被驅趕著勞動,被監視著生活。他們的潛能無法展現,而這成為他們更受蔑視的理由。專制社會,到處都存在著對人的蔑視和欺凌。在此蔑視和欺凌之下,人也果然變得猥瑣和卑劣。
而在那些強制雖不那麼強烈,但也隨處可見的社會中,人性的萎靡也清晰可見。在這種社會中,人們逐漸變得沉悶、沮喪。對他們來說,努力工作和寄生在別人的勞動上,區別不大。這種社會,獎勵失敗者,懲罰成功者。甚至人們的善心也很難得到充分發揮的空間。既然如此,在這種社會中,也就到處可以看到失敗者和寄生蟲。
自由和強制就是這樣改變和塑造著截然不同的人和世界。
那麼公平呢?市場失靈呢?人文關懷呢?這些理由被反市場者念念不忘。應該承認,這方面的問題值得思考和研究。也正是為了解釋這些問題,我撰寫了書中的那些文章。
一篇序言或者一本書並不能充分論證自由市場的偉大力量。這種論證將是長期和繁重的任務。在正面臨重大社會抉擇的中國,所有理解和熱愛自由的人,都應該努力發出自己的聲音,幫助自由市場體制在中國最終穩固地確立。這是人生最值得去做的事情之一。
我要感謝劉豐和劉英麗,如果沒有他們的策劃、督促和專業化的工作,本書中的文章很可能不會寫成。我還要感謝華夏出版社的編輯李欣利,他的鼓勵和認可非常寶貴和及時。
還有許多人應該得到我的感謝。在我的個人知識形成的過程中,他們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我不能一一列舉他們的名字。我今生有幸追隨這些優秀的人,有幸加入到一個偉大的傳統之中,盡我的綿薄之力,推動一項永恆的事業——人類的自由。對此,我備感光榮。
李子暘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推薦序
在進入為李子暘這本書寫點什麼的正題之前,我想先說說一本新聞雜誌的內容是怎麼產生的。
雜誌的內容,行話叫選題。說白了,選題就是每期雜誌要刊登的內容。很多人都知道,新聞雜誌的選題,最主要的就是根據已經發生的新聞事件進行甄選。有人不知道的是,一些內容是編輯記者聊天聊出來的。
大約兩年前,那時候我還是一本新聞週刊的主編。偶然和編輯們海闊天空,一位編輯告訴我,有個叫李子暘的小夥子,自己花了不少錢,買了一套上海租界時期的文獻影印件。直覺告訴我,這裡面大有文章可做,於是決定,約他寫個經濟方面的專欄,名為“鏡鑑”。
在中國,上海是個獨特的地方,開埠歷史不長,卻迅速成為中國乃至遠東的經濟、金融中心之一。而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在這裡的租借地,自有一套獨立的政治、經濟乃至社會的運作,對於中國來說,租借既是一種主權旁落的恥辱,也是一種就近觀察資本主義的便利。
李子暘的專欄由此展開,然而關於租界的文章,卻沒有想象的多。更多的,則是二十世紀歐美諸國的“故事”,不過依舊符合專欄定位,我也就聽之任之。
他寫這些文字的時候,中國的改革開放路程已經走了近30年。回顧30年的所來徑,再看李子暘的一篇篇小文章,我不禁再度感喟:歷史總有驚人相似之處。
這就是歷史的神奇所在,這也是我們喜歡重讀歷史的原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