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更沉重的打擊還不是來自南京的商家,而是來自當時正迅速發展的國美電器。當時的國美,還沒有取得今日這樣重要的市場地位。面對彩電廠商的價格同盟,國美意識到,這是一個難得的市場機會,於是,國美突然發力,反其道而行之,宣佈調低彩電價格。
訊息一出,業界為之震驚,雙方的博弈成了絕佳的新聞題材,相關報道連篇累牘。消費者作為價格競爭最大的受益者,看到彩電同盟限價而國美降價,自然心向國美,這使彩電同盟漸成千夫所指,很快就土崩瓦解。在和彩電價格同盟的對抗中,國美幾乎取得了全勝。在這次事件中,國美成了最大的贏家,其“低價”概念深入人心,市場形象一舉確立。家電業也由此開始進入了“渠道為王”的時代。
對於彩電企業的價格同盟,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也提出了嚴厲的批評。當時的國家計委價格處宣佈,九家企業達成的價格同盟違反《價格法》,涉嫌壟斷。但是,不等政府有關部門提出制裁辦法,開放的市場就使得彩電價格同盟灰飛煙滅,成為過去時。那些當初參加彩電峰會的企業,有好幾家現在已經從彩電市場上消失了。
從很早開始,就有人擔心同行企業之間的互相勾結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直到博弈論產生以後,人們才真正理解為什麼現實中很少有人會成功地組織和維持價格同盟。可以說,博弈論完美地解釋了價格同盟必然走向瓦解的原因。
簡單來說,當價格同盟形成以後,所有參與同盟的企業就面臨一個誘惑,如果他利用其他企業維持高價的機會,降低價格,就會迅速增加銷量,擴大市場佔有率。增加的銷量完全可以彌補價格下降造成的利潤降低。這個誘惑很強大。
當代中國(15)
正因為這個誘惑很強大,所以,任何企業都無法信任其他企業能夠抵禦這樣的誘惑,所以,先下手為強、違反價格同盟的約定是最好的策略。在著名的“囚徒困境”中,兩個囚犯因為被彼此隔開,而不能商定最優策略。但在現實中,即使企業可以面對面商談,由於無法實現彼此充分的信任,他們也實際上相當於處在被彼此“隔開”的境地。
那麼,是否可以說,如果企業間能夠形成充分的信任,就可以長久維持價格同盟呢?從理論上來說是這樣的。那麼,什麼情況下才能形成這種充分的信任呢?答案是,當政府出面以強制力和壟斷維持價格同盟時,就會形成這種彼此之間的“充分信任”。在政府的強力作用下,企業可以不必擔心其他企業偷偷降價,這時,價格同盟形成的人為高價就會長久地維持下去。
所以,面對價格同盟,公眾要做的就是關注其背後是否有政府的強制力作為依託。如果有,對這種價格同盟就要堅決反對,不過,這時實際上反對的不是價格同盟本身,而是在反對政府對市場秩序的干預和破壞。如果沒有發現政府強制力,那麼,價格同盟就不足為慮。無須把它當回事,付之一笑可也。
2007年4月,重慶600多家洗車行結成“漲價聯盟”,將洗車費由原先的10元漲到20元。車主紛紛抗議,但洗車行堅持不讓步。可是,三個月後,這場轟轟烈烈的價格同盟卻悄然瓦解。先是20元,然後變相打折,後來乾脆降回到10元。更可笑的是,這其實不是重慶洗車行第一次“聯手漲價”了。2005年10月和2006年10月,重慶汽車行就曾兩次聯手將洗車價格從10元提升到了20元,均無疾而終。2007年,洗車行們不知為何又一次故伎重演,也又一次鎩羽而歸。真可謂屢敗屢戰、屢戰屢敗。
值得讚許的是,面對洗車行的“聯手漲價”,重慶市相關的政府部門表現出了對市場規律的高度尊重,沒有輕率地進行行政干預。可惜的是,並非所有的政府部門都能夠這樣尊重市場。近來,對泡麵的漲價,政府部門就威脅要制裁有關企業。為此,世界拉麵協會中國分會不得不公開發表對公眾的道歉信。有意思的是,道歉歸道歉,但協會並沒有在信中表示要求企業恢復原來的價格。
其實,泡麵的漲價並不出乎人們的意料。許多食品及原材料價格都有了大幅的提高。在這種情況下,泡麵雖然有可能不漲價,由企業自己消化上升的成本,但如果出現漲價,也很正常。
有人說,泡麵企業可以漲價,但不可以串謀以後再漲價。關鍵是串謀,而不是漲價本身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也就是說,只要企業不串謀,即使同時漲價,也不算違規。
這種說法沒有什麼實際意義。首先,在現在這樣一個資訊時代,同行之間進行某種協商,實在是太容易了。甚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