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量、收縮血管的作用。老人腎臟功能衰弱,攝食了過多的鹹食後,無法及時排除體內的鈉離子,容易導致鈉瀦留,造成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和心臟負荷加重等病症,嚴重者甚至可能誘發心力衰竭。這也是多吃鹽容易加劇高血壓等病症的原因。
養生課堂
一般來說,每人每天攝食的食鹽量最好不要超過8克。這個食鹽量或許會讓大多數人都感到清淡,但這對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要想控制如此低鹽量的飲食,最好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少買熟食 儘量買新鮮的蔬菜,避免食用商店或飯店中的熟食,因為熟食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鹽。
◇做菜少放鹽 製作菜蔬時,要嚴格控制鹽的放入,為了更好的口味,可以在起鍋前,再撒入鹽。儘量少吃鹹蛋、醃菜、鹹肉等含鈉鹽較高的食物。除了鹽以外,還應注意醬油、白糖、番茄汁、大蒜鹽等含鹽調料,以及其他食物中所含的鹽分攝取。
◇細嚼慢嚥 吃飯時最好細嚼慢嚥,細細品味食物本身的香味,待慢慢習慣後,即使沒有鹽,也能體會到食物的香味。
總之,多食鹽易傷腎損腎,少吃鹽對預防高血壓、心肌損害等有益處。所以老年人飲食應偏淡,少鹽益壽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3。 調理脾胃有方法
《記·內則》曰:棗慄飴蜜以甘之,堇荁枌榆免薨,潃瀡以滑之,脂膏以膏之。愚按:甘之以悅脾性,滑之以舒脾陽,膏之以益脾陰,三“之”字皆指脾言,古人養老調脾之法,服食即當藥餌。
老年人要格外注意脾胃的調理。中醫認為,人進入老年後,先天元氣漸漸衰弱,必須要靠後天脾胃的運化,吸收水谷精微之氣來補充先天之氣,以祛病延年。另外,人進入老年後,脾胃功能逐漸下降,口易苦、易幹,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老人尤其要注意脾胃的調理。
《禮記·內則》中曾記載,老人口易苦,所以孝順的兒媳應用棗、慄、蜜等甜味的食物來調節老人飲食;老人口易幹,就要用堇菜、白榆葉、家榆葉等澆上些許油來調製,使食品不致乾燥滯口。其實,這些都是調養脾胃的方法。曹老先生說,由於脾胃屬土,五味屬甜,甘甜的食物最適合脾胃了,甘甜而滑潤的食物能舒暢脾胃的陽氣,而膏肥的食物可以滋養脾胃之中的陰。
第三章 飲食:脾胃調和百病除(3)
脾胃虛弱的人通常具有消化不良、腹部脹痛、呃逆、燒心等症狀。如果老人經常出現此種症狀,則需注意脾胃的調理。
養生課堂
調理脾胃,飲食是關鍵。脾胃不好的人,最好注意以下幾點:
◇飲食應有宜忌 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素的素食,少吃各種肉類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飲食應儘量清淡、軟爛,避免進食過多刺激性食物。儘量減少寒涼食物的攝取。
◇脾胃養護 要注意脾胃保暖,避免身體著涼;要堅持適當的體育活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以增強脾胃消化功能。
另外,中醫認為脾胃屬土,喜甜,長夏時節,脾氣最宜養脾,老人可以在長夏時多吃一些有甜味的食物,如南瓜、蘋果、栗子等。但要記住,甜味食物也不宜多吃,以免增加體內葡萄糖濃度,引起高脂血症、動脈硬化、糖尿病、骨質疏鬆等疾病。
4。 飲食冷熱需注意
《抱朴子》曰:熱食傷骨,冷食傷肺,熱勿灼唇,冷勿冰齒。又曰:冷熱並陳,宜先食熱,後食冷。愚謂食物之冷熱,當順乎時之自然。然過冷寧過熱,如夏日伏陰在內,熱食得有微汗亦妙。《內經》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汗由氣化,乃表裡通塞之驗也。
《抱朴子》中說:過熱的食物容易傷到筋骨,過冷的食物卻易使肺受傷。而冷熱的標準是,熱不要灼傷嘴唇,冷別冰到牙齒。如果需要同時吃冷熱食物,應該先吃熱食,後吃冷食。古時養生家認為,人們應避免吃冷食。但曹老先生卻說:所吃食物的冷熱,順乎四時自然即可,如冬季寒冷,應吃溫熱的食物,而夏季炎熱,偶爾吃一些溫涼的也可。不過,對老人來說,過冷食物的危害要大於過熱食物的危害。即使是在炎炎夏季,老人也應多吃溫熱的食物,熱食能讓身體微微發汗,對健康有益,而太冷的食物,就像夏天在人體中注入股陰寒之氣般,傷及脾胃。
老人元氣虛弱,身體原本寒涼,更不應進食寒涼食物。此外,中醫認為,汗液是內毒外排、祛邪安正的重要方式。如果汗腺不暢,身體則喪失了一條重要的排毒管道,而夏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