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4/4 頁)
特別是“紫柏山”上的蒼松翠柏,盡捋煙霧雲樹之表,山中晴雨最甚,雲氣幻變也甚,奇景與異致,時時可得。
孫美英又道:“‘留侯廟’雖創於‘漢’,但今日的規模卻始於前朝穆宗隆慶五年,那時大儒趙貞吉在這兒講學,文風盛極一時,‘留侯廟’之名更得傳播遠近。”
關山月說話了:“芳駕多知多識,好胸蘊。”
孫美英道:“說什麼好胸蘊,說穿了一文不值,我是聽來的。”
關山月道:“芳駕客氣,胸蘊腹笥,本來不是讀來的就是聽來的。”
還真是。
孫美英還待再說。
關山月道:“進去吧!”
孫美英沒說話,神色上看得出,有點猶豫。
她是既盼大鬍子在這兒,找了十年了,終於在這裡找到了?
又盼大鬍子不在這兒,找到大鬍子之後的情形,她可以想像,儘管她絕對會盡心盡力,卻是一點把握也沒有,生怕找了十年,雖然找到,最後還是落個空,抱恨終生。
在所難免,也是人之常情。
關山月道:“芳駕,既然來了,就得面對,是麼?”
孫美英霍地轉過臉來:“你知道我……”
關山月道:“我至盼他就在這裡,能在這裡找到他,可是我也怕又一次的失望,你我想的雖不同:心境卻是一樣。”
孫美英忽然揚眉,吸一口氣,道:“你說得是,走,進去!”
兩人邁步進山門。
進山門,院落宏敞,只見大殿一楹,橫額三個大字:“三清殿”!
怎麼會是“三清殿”?
關山月、孫美英聽得殿裡有聲響,忙入殿看,殿裡祀的是“太上李老君”。
沒錯,應該是“三清殿”。
神案旁一名雲髻高挽的中年道士,正拂塵輕抖,拂去神案灰塵。
不是廟,沒有三寶弟子,看來……
中年道士看見了關山月、孫美英,轉身稽首:“兩位施主……”
孫美英忙道:“道長,這裡不是‘留侯廟’麼?”
中年道士道:“‘留侯廟’在殿外右方。”
孫美英謝了一聲,忙跟關山月出“三清殿”往右看。
可不,殿右一門,上書三字:“留侯廟”,門前還豎著一根有龍鳳花紋的大鐵旗杆。
剛才只留意“三清殿”了,沒看見。
兩人心裡先都是一鬆,但旋即就又都是那矛盾心情了。
再矛盾,總要面對。
在事情沒了結之前,每找一次,每到一個地方,也都會有這種心情,無法逃避,躲不了!
兩人誰都沒說話,但都邁步走了過去。
進廟門,院子裡也有殿,進殿首,殿裡祀的正是“留侯”張良,楹聯不少,都是出自名家手筆。
進了廟,也進了殿,至今卻不見人影,也不聞人聲,看殿裡的情景,卻不像沒有香火沒有人。
人在哪裡?
既是廟,該有三寶弟子,三寶弟子又在哪裡?
一陣步履聲傳了過來。
有人了,有人來了!
不知道是不是三寶弟子,好在只要有人來,就能打聽,就能問。
聽步履聲,來人是一般普通人,不是有武功的練家子。
步履聲到了殿門,殿裡進來了一個人,一個年輕人,年輕三寶弟子出家人。
年輕僧人白淨清秀,灰衣芒鞋,進殿就看見了關山月跟孫美英,一怔,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