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是支援蔣介石的,要求蔣介石相信共產黨維護國共合作的誠意,並且“希望彼此仍能精誠無間的合作,使廣東局面更加穩定,進而達成全國統一的革命願望”。
蔣介石此時仍裝出十分革命的樣子,他慷慨地表示贊同張國燾的意見,並希望繼續維護兩黨的團結,以便將國民革命擴充套件到全國。他很明白,現在兩廣雖統一,但北伐還未開始,還需要藉助共產黨和左派的力量,因此只能限制共產黨的活動而不能公開反對共產黨,只能在要害部門清理共產黨人,而不能公開消滅共產黨人。
接著,張國燾便提出兩個具體問題:一是希望蔣介石與汪精衛繼續合作,逐步彌合因“3·20事件”所造成的矛盾與分歧;二是關於妥善處理黃埔軍校中###員的問題。張國燾強調“黃埔同學中中###員,一向愛戴與服從校長”,但在“3·20事件”中被驅逐,希望要善待這批人員。
說到具體問題,蔣介石故意裝出一副嚴肅的面孔,他沉默良久,對第一個問題,沒有具體表示。對於第二個問題,他說:“黃埔學生中的中###員都是我的好學生,我素來愛護他們,一定要重用他們。”蔣介石善於用抽象的答覆迴避具體的承諾。
張國燾與蔣介石談判後,國共關係有所緩解。不幾天,蔣介石發表談話,申明他限制中共在軍隊中的活動僅侷限於第1軍,其他各軍不涉及。還再三申明,“3·20事件完全與共產黨團體是沒有關係的”。為了表示與中共合作的態度,他下令將王柏齡免職,由錢大鈞接任20師師長;陳肇英被免去虎門要塞司令職;吳鐵城被送往虎門要塞監禁;歐陽格、陳策、徐祥等都受了處分。蔣介石為了履行對張國燾重用共產黨員的許諾,將事件中被扣押的原第2師各級黨代表、50多名中###員集中起來,組織了一個高階訓練班,由周恩來任班主任進行所謂訓練,並答應將委以重任。
但在4月10日,蔣介石仍下令解散黃埔軍校中左派學生組織“青年軍人聯合會”。
4月14日,蔣介石辭退黃埔軍校依文諾斯基等10多位蘇聯顧問。
在這一連串舉動後,4月16日,在蔣介石的操縱下,國民黨中央、國民政府舉行聯席會議,決定由蔣介石接替汪精衛出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主席。國民黨軍權終於落入蔣介石之手。自此之後,蔣介石掌握國民黨軍權長達49年之久。
4月20日,汪精衛沒有參加國民政府會議,譚延輳Ы尤喂�裾��饗�橢醒胝�位嵋櫓饗��
同日,蔣介石假惺惺地為退出第1軍的200多名中###員舉行晚宴,信誓旦旦地宣稱:“如果國民黨殺共產黨,無異於自殺!”仍裝出繼續維護國共合作的姿態。
4月23日,周恩來和200多位中###員離開第1軍。
張國燾代表中共中央與蔣介石談判後,國共關係雖有所緩解,但兩黨之間一些根本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仍然影響著國共關係的順利發展,為解決這些問題,張國燾與當時國民黨中央主要領導人之一的譚延輳Ы�辛頌概小J榘�⊥� !∠肟詞槔�
中山艦事件(6)
譚延輳УP摹�3·20事件”會影響蘇聯對中國革命的態度,他認為,如果蘇聯與國民政府關係鬧僵,廣東得不到蘇聯軍火的援助,國民革命將成空談,因此,蔣介石不會放棄聯俄政策。張國燾向譚表示,第三國際與蘇聯對蔣介石的態度不會改變。他希望孫中山所定的聯共政策不要走樣。譚安慰張說,蔣介石在這個問題上已在回心轉意,但他又說,也許中共和國民黨左派要吃點虧,如中###員甚至左派人物不好再在第1軍工作,但仍可在其他各軍工作,各軍缺乏精幹人員,一定會歡迎原在第1軍的工作者來參加。譚向張保證,他所統率的第2軍就能這樣辦。譚認為,蔣汪既然難於合作下去,也不要強人所難。張認為,國民革命的領導權應由國民黨擔當,國民黨、國民政府的領導是國民黨內部的事務,中共不宜干涉。
張國燾與譚延輳�概薪崾�螅�芳聰蚪�槭�ǜ媼頌概星榭觶��槭�蘊匪�哺韉閆穆�狻�
張國燾先後與蔣、譚的談判,總的來說是妥協的談判,談判縱容了蔣介石的###行動,而且將中共的妥協政策明確告訴了蔣介石,這就使蔣介石排除共產黨,奪回領導權的野心更加膨脹。
“3·20事件”後,蔣介石曾多次發表談話,要求在事件前去蘇聯述職的鮑羅廷回粵視事,以表白他並不反俄。第三國際注意到蔣的這一姿態,4月24日,鮑羅廷終於從蘇聯回到廣州。他代表中共與蔣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