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的解釋,孟子濤心裡想道:“這硬木的價格之所以比軟木貴多了,其中是不是應了那句老話,外來的和尚好唸經?”
把這個念頭放到一邊,孟子濤就觀察起了眼前這些軟木傢俱,軟木傢俱便宜對他來說也不錯,至少他能買的起不是?
只是讓孟子濤有些失望的是,曹大爺這裡的傢俱,都是一些普通的傢俱不說,品相也不太好。
其實這也正常,因為軟木傢俱,經歷太多年份,一般品相都不怎麼好,要麼變了形,要麼缺胳膊少腿,模樣實在不咋滴,很容易讓人產生不好的印象。從這一點來說,硬木傢俱比軟木傢俱更受歡迎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些模樣不怎麼樣的軟木傢俱,孟子濤心裡可沒什麼想法,不過既然看都看了,他就準備把這幾件傢俱都看完。
很快,孟子濤就看到了最後一件傢俱,是一張官帽椅。
官帽椅以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員的官帽而得其名。分為南官帽椅和四出頭式官帽椅兩種。
南官帽椅的特點是在椅背立柱和搭腦相接處作出軟圓角,由立柱作榫頭,橫樑作榫窩的菸袋鍋式做法。椅背有使用一整版做成”s”形,也有采用邊框鑲板做法,雕有圖案,美觀大方。
而四出頭,實質就是靠背椅子的搭腦兩端、左右扶手的前端出頭,背板多為“s”型,而且多用一塊整版製成。
讓孟子濤覺得有些好奇的是,眼前這張官帽椅的造型有些獨特,靠背跟常見椅子不同,是兩根直形的棖子的中間,由兩道有間隔的小橫棖子連線,組成一個方框,這方框上仍有藤子的痕跡,應該是放藤子面的。
孟子濤對傢俱其實並不太精通,他也不清楚這種形式的含義,但他可以推算。
孟子濤知道這種藤子面的椅子,一般年代早,而且從這張椅子的式樣來看,很可能是明代的。
但他以前見過的明代的官帽椅又沒有這種形式的,那就還可以往前推,有可能是明初或者更早些時候的。
不過,這張椅子是用榆木製作的,實在很難想象比明代還早的,再說了,官帽椅是明代才有的,更早也不可能會有。
這麼說來,眼前這張很不起眼的官帽椅,就有可能是明代早期的官帽椅。
想到這,孟子濤心中不禁一喜,這可是明代早期的官帽椅,他還從沒在市場上見過,而且在博物館也非常罕見。這不就意味著這東西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嗎?
況且,物以稀為貴,既然少見,那就意味著這東西有價值,說不定有他的機會呢?
片刻後,孟子濤的心就平靜了下來,現在這一切還只是他的猜測。而且,就算他猜對了,如果曹大爺也知道它的價值,那他也沒錢把它買下來。
半響,孟子濤站起身來,走到曹大爺面前,指著那張官帽椅問道:“大爺,不知道那張官帽椅多少錢?”
聽到孟子濤率先開口,大家都抬起頭來看去,發現孟子濤居然問的是這麼一張其貌不揚的椅子,心裡就有些奇怪。只不過,現在這個時候,大家也不方便詢問,就沒有過去。
曹大爺順著孟子濤的手看了過去,可能是因為看不太清楚,皺了皺眉頭,就站起身走到椅子跟前,看到孟子濤居然問的是這張椅子,心裡同樣也覺得有些奇怪。
不過他也知道古玩這行的規矩,並沒有多問,稍稍想了想,說道:“就兩千吧,怎麼樣?”
孟子濤心裡一喜,搖了搖頭道:“大爺您也看到這張椅子的品相,而且又是榆木的,兩千這個價格實在太貴了。”
雖說,以異能給出的價值而言,兩千這個價格完全撿了個大漏,但在商言商,生意是生意,慈善是慈善,比曹大爺可憐的人不知多少,難道這些出售古玩的時候,都以市場價給他們?那還做什麼生意?
孟子濤覺得,他做生意就只要童叟無欺,不搞什麼歪門邪道,問心無愧就行了。
曹大爺也搖了搖頭:“小夥子,想必你也是看中這張官帽椅是藤面的,那你應該知道這張椅子的年代久了。況且,實話跟你說,這張椅子是我幾年前買的,當時就花了好幾百,我藏了幾年,賣兩千也很正常吧。”
這幾年時間,古玩的行情確實大漲,許多東西的價格也成倍上升,以前賣幾百,現在賣幾千那是很正常的事情,當然,那肯定要東西好才行。
為了不顯得突兀,孟子濤又還了幾次價,但曹大爺好像吃定了他,不肯鬆口。既然如此,孟子濤也就答應了下來,並且,馬上把錢付給了曹大爺。
看到接過錢的曹大爺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