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章:下一站,科幻(第2/2 頁)
也把目標瞄準了《越獄》。
不過想要在美國開播,還要重新做一下配音和剪輯工作。
胡一飛倍感欣慰,叮囑她幾句,讓她暫時在美國待著,全權負責談論此次合作。同時也別忘了幫他聯絡出版社,出版那本《暮光之城》。
如此,此事算是告一段落,胡一飛終於鬆了一口氣。繼而推掉了所有通告邀請,開始正式籌建他的劇組。
他大清早起床,開啟電腦,在k上寫下一行話:“下一部作品,科幻!”然後配上一副科幻感十足的電影海報,立刻引起無數網友粉絲的關注,網路媒體紛紛轉載報道。
“真是一刻也不停息,這麼快就要拍第三部電影了!”
“科幻,國產科幻有搞頭嗎?這是個問題!”
《原始碼》的正式劇本,被放在導演組的辦公桌上研討著。這部戲是非常適合改編的,整部電影當中唯一的大投資就是炸火車,在如今的科技下,這一條完全可以交給他自己的公司特效部門搞定,了不起外聘幾個香港的爆破特效師。
這種小投資的電影非常適合華語電影的發展道路。
至於劇本……因為胡一飛本已經處於風口浪尖,如果再有任何犯禁的部分,相信就算韓如海開口恐怕也會有諸多阻攔。所以需要改動的地方頗多。
最起碼用瀕臨死亡戰士的身體做實驗這種行為就是無法過審的,不管你是科幻還是什麼型別的電影,無法過就是無法過。還有那強大的“量子力學”科技理論也太過模糊,在中國這條件下也不可能掌握在普通人手中,就算有這樣高科技的公司也是行不通的。
而且網路程式的二維世界概念,對國民來說還是很抽象的,大部分人都沒什麼概念。如果胡一飛繼續使用原本的劇本套路,指不定就會壞事,網上也會出現一大堆“什麼東西”“看不懂”“奇奇怪怪的理論”“似是而非”之類的評論。
所以要好好解釋一下平行世界這個概念,中國拍科幻片很容易混淆概念。稍不留神就會訴諸神話因素,可真正的科幻片,需要過硬的科學理論的。哪怕有一些很牽強或者還止於猜測的科學理論,也絕對不可以跟神話沾邊。
“這個世界很真實,主角的每一次死亡都會讓他從平行世界裡退出來,只要啟動程式,他就能回去,就像是存檔玩單機遊戲。”
在美國關於平行世界理論的電影並不少,胡一飛想到了《駭客帝國》、《彗星來的那一夜》、《異次元殺陣2》、《盜夢空間》、《明日邊緣》等電影。雖然有一些還未出現,可往前數依然能數出一大堆。
胡一飛最後想到的是寡姐演的《超體》,這部電影劇情未必有多精彩,只是一個過氣的法國導演碰到了斯嘉麗名氣最好的時候,拍下這部法國科幻片。當初看電影的觀眾,估計大多都跟胡一飛差不多,都是奔著斯嘉麗去的。
劇情、科幻背景,都可以忽略不計。
唯有一開始那段片頭式的科幻依據的陳述,還算有些出彩。
從一顆細胞開始,演變人類進化方向,露西的大腦被大規模的開發之後,她穿越見證了一條完整的生物進化鏈條。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從有機物到生命體,從無脊椎動物到脊椎動物,再到出現智力,整個生命體用了上億年時間才走到今天。
呂克貝松成功的將“動物世界”與科幻結合了起來,而胡一飛就要用“人與自然”與他的平行世界理論結合起來。
一個出現在程式設計師鍵盤上的世界,宇宙大爆炸,出現星球,地球經過無數年月的發展,演變出生命。繼而各個時期的災難,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白堊紀恐龍滅絕,地震、山洪、火山爆發、滅世風暴。再到人類出現,繼而用漫長的歲月變成如今的過程。而人類進入近代之後,科技的誕生,讓人類在近幾十年的發展速度超越了過去幾千年的總和。
最後螢幕化為一條條不明覺厲的程式碼,和程式碼背後所代表的“0”與“1”數字組合,音響裡這時出現敲鍵盤的聲音,留下觀眾無限遐想的空間。
此後才進入正片,一切都會在巨大的謎團的中開始抽絲剝繭,最後在結尾,揭曉原始碼世界的謎題。
當然,為了中國化,電影劇情也會有所變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