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因果·引魂燈(上)(第3/8 頁)
微不足道的瑣事,但我們若以這件瑣事為因果鏈的開端,或許會從一件小事,逐漸演變成一件大事。”
“哦?”
“阿賢偷酒歸來,貧僧若不訓斥,好生規勸,它便不會負氣下山,此因果鏈未成形便以斷絕,小事便只是一樁小事。然而貧僧訓斥了,它下了山。下山有兩條路,阿賢偏偏選了左邊一條,被兇獸盯上。施主恰好路過,起了好奇心,出現在貧僧面前。”
“那又如何?”
“事已至此,因果鏈仍未成氣候。貧僧有兩個選擇,驅趕施主離開,或給施主斟上一杯冷茶,貧僧選了第二條路。現如今輪到施主做出選擇,離開,或是飲下這杯冷茶。”
雪中生捏起紅泥小杯:“飲與不飲,有何關聯?”
天行大師道:“兩條不同的路。
雪中生問:“哪條是正確的路?”
天行大師搖頭:“路無對錯,只看什麼人走,怎麼走。”
“恩?”
“不飲,便只是匆匆過客,這條未成形的因果鏈又有一次斷絕的可能。飲下,施主與貧僧結緣,因果鏈上便多一人。多一人,多一重選擇,更難控制。好比一株小樹,根鬚增多,枝繁葉茂,漸漸參天。”
阿賢趴在地上,眼睛盯著茶壺。
簡小樓從它的視角可以看到兩人的全貌,她感覺,雪中生已被天行大師給說懵逼了。
雪中生的確是懵了頭,他涼涼笑了下,以手掩杯,仰起頭一口乾了那杯冷茶:“我還真不信,今日喝了大師一口茶,能喝出一棵參天大樹出來。”
天行大師雙手合十:“一念魔,一念佛,一念一世界,一婆娑,一極樂,阿彌陀佛。”
雪中生聽不懂,也懶得聽,他原本就是因好奇而來:“那大師天生無眼無舌,是怎麼回事?”
“真相有幾分殘忍,施主願聽?”
“只看大師願不願講。”
“在我們昊元界,一直以來佛門昌盛,香火不絕,遍地苦修。直到外域有人拿著裂天弓,朝著我們的界域禁制射了一箭,外來力量開始大肆入侵。”
“融合乃大勢所趨,也是一種進步。”
“或許吧。不過那些入侵的修者不可怕,帶來的‘道’才最恐怖。他們建立的‘道統’分門別類,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總之,使得淳樸的民風驟變,百鬼叢生,群魔亂舞,佛門漸漸式微,佛道之爭便這樣開始了。為挽回頹勢,重新教化世人,涅槃寺每一代都會強行扶持、塑造出一個‘佛子’形象,以作為信徒們的信仰。很不巧,貧僧出世時天降異象……”
“天降異象?”
“當年,在疑似佛光落下的位置,有個與貧僧同時出世的孩子,佛子卻只有一個。那是位二等世家公子,而貧僧的父母不過低等散修。他們的思想已被外來的‘功利’腐蝕,或許是為了改變貧僧的命運,亦或許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剜掉貧僧的眼珠,割掉貧僧的舌頭,編造出一個謊言,說是佛尊託夢,才有了施主聽聞的那些謠言。”
雪中生的表情幹在臉上,手中小杯“啪嗒”落在桌面。
簡小樓吸了口氣。
天行大師無波無瀾的道:“涅槃寺的大師,也就是貧僧的師父,前來選擇佛子時,一眼便看穿了謊言,但他還是選擇了貧僧。一是順勢而為,省的再為新佛子造勢,二是可憐貧僧……”
說著話,他起身,從袖筒中取出一個火摺子。
簡小樓仔細看了看,天行大師十指乾淨,沒有儲物戒。
古老時代與星域時代交替時,儲物戒尚未普及。佛修講究苦修,不輕易使用法術。瞧這竹林小院,只有茅屋一間,雖雅緻,卻也磕磣。
場景搖晃了下,根據視角方位,簡小樓判斷出阿賢起身了,它走去小院門口,用爪子將木門“嘎吱”一聲推開。
天行大師緩緩跨過門檻,摘去簷下一盞素白的竹編油紙燈籠,點燃後又重新掛了上去。
簡小樓這才注意到天幕早已黑沉,不見月亮,天幕上僅有幾顆若隱若現的星子,瞧著明日又是一場好雪。
天行大師走回院中,阿賢將門闔上,咬著門閂插好。
天行大師又將茅屋外的兩盞燈籠也燃起。
雪中生看著他蕭索的身影,想不通:“大師,你又看不見,點燈籠做什麼?”
不等天行大師回答,他搶著道,“別解釋,為了理解你們的世界,我也是念過幾天佛經的,大師點燈,是為了方便他人,比如我……”
“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