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頁)
他彷徨于山間,打坐在煌煌月下,屏息禪悟,祈求師父在冥冥 之中能為自己廓清迷茫。
當啟明星躍出暗夜的天幕時,他終於得到了某種啟示:佛法未復,道場 未興,何來機緣之說?他豈能僅僅為了一己名利、眼前榮華和兒女私情而背叛信念、入世還 俗? 他料定,朝廷發出這份聖詔之後,一定還會再次派人來到山上尋找自己,故而必得 儘快離開此地,方可得以清靜自在。雖說太子的情形仍舊令人擔憂,好在太子離山之前他曾叮囑過:半年之內只要不遇驚震,輔之以自己開出的藥方每日調理,太子五內痛亂和神志 迷濛之症一般就不會再發作了。
黎明到來之前,慧忍一面命人赴京回覆陛下的詔令:“……微臣外傷雖愈,奈鏢毒 已侵入血脈尚未盡除。臣請恩准微臣在山中繼續療養,痊癒之後即刻回覆聖命……”一面卻 帶著兩個小師弟,匆匆收拾法物行李,仍舊回到人跡罕至的少室山密林幽谷潛身修行……
虹橋書吧。
第124節:第三十二章(1)
第三十二章
大周滅齊之後,突厥佗缽可汗對大週日漸強盛的局勢甚感驚慌。當齊國遺臣范陽王一路 逃到突厥時,佗缽可汗攛掇范陽王自立為齊國新主,並策動他速到齊國最後一處陣地營州去 ,以此為據招兵買馬,為復興齊國與大周開戰。
佗缽可汗許諾范陽王:范陽王若能策動營州刺史高寶寧率兵攻打大周,突厥願出十 萬精騎相助! 武帝聞聽營州刺史聯合突厥興兵南犯的訊息後,即刻下詔調集二十萬大軍,欲從數 路發兵一舉蕩平突厥和齊國殘賊。
各路兵馬尚未調齊,忽然南面彭城告急軍書飛報京師:南陳常勝大將軍、大司空 吳明徹督領八萬步騎和水軍數路北上。正向呂梁、彭城全線進圍! 原來,南陳國主聞聽突厥和齊國殘餘聚集十萬兵力攻打大周而大周兵力眼下開始 調往北部時,乘虛而入,一舉攻陷了大周呂梁 呂梁:北周地名,今江蘇一帶。等水陸要衝之地。
南朝敵兵來勢洶洶,呂梁的守城將士未及告援便因寡不敵眾而致城池失陷。
南朝大軍破城之後,近萬大周被俘將士為南軍盡皆斬殺。
呂梁城外,大周士兵橫屍貫野、慘不忍睹。
南朝大將軍吳明徹攻克呂梁後,又乘勝率軍進圍彭城。彭城聞聽呂梁失守的訊息後,同仇敵愾,合力拼死頑守。
吳明徹年近七旬,卻壯心未已。他此番出征前在陳國國主前立下軍令狀,決心再立下 蓋世奇功後退隱故里。見彭城此時固若金湯,便令南陳數萬軍士築起長堰,引來城外大水直 至彭城城牆之下,水軍順水駕船、層層圍困,不分晝夜地猛烈攻撲不止。
武帝與大將軍王軌緊急商定援救大計,並詔命 他率四萬援兵火速南下解救彭城之急。
烏丸軌素有百戰將軍之稱,用兵向以智謀取勝。解危救困非他莫屬。
當他領命率大軍日夜疾行來救彭城,探得南陳水兵以舟艦層層圍城的實情後,卻並 不直奔彭城而來。他引領水陸大軍直奔南陳軍水兵往返必經之路清水與淮河的入口,一面在入 淮口兩岸築壘屯戍,一面令士兵在附近村落集鎮廣發露布:“即日起十日之內,清水 周軍大營駐地大量收購新舊鐵輪、鐵索。鐵輪五十兩銀子一副;鐵索二十兩銀子十尺。” 百姓見露布競相傳播,奇罕天下竟有這般的好事!訊息傳開,慌得遠遠近近的百姓 居民四處搜尋鐵輪、打造鐵索,急急忙忙要趕在官兵限期 前交到周軍營地。眾人源源不絕一路趕來,驢拉騾馱、老抬少扛的,三五天日子,就見上 千副的鐵輪鐵索堆積得小山一樣,壘在了淮口兩岸。又眼見那些鐵輪被官兵運在船上,拿鐵 索串起鎖定,轟轟隆隆推入水中、沉入水底。百姓們痴痴地望著,卻猜不出竟為何故? 吳明徹大軍正在猛攻之際,突然聞聽大周烏丸軌大將軍已引兵據淮口,收 購了上千副鐵輪沉入水底,以阻斷陳兵船艦歸路的訊息,全軍上下霎時軍心大亂,遍生駭恐! 彭城守軍得知烏丸軌大將軍已經率援軍截斷南陳退路,知道此戰必勝, 更是軍心大振。
§虹§橋§書§吧§BOOK。
第125節:第三十二章(2)
南陳刺史蕭摩訶看出了情勢危急,對吳明徹進諫道:“屬下聞知
烏丸軌鎖斷下流,並在兩岸築壘。今乘周兵立足未穩,吳公未若派兵攻擊,周兵必然敗 退。我等可趁水路未斷之時,賊勢不堅之際,及早退兵。若待敵壘立定,我軍必然進退無 路,只恐終成他人階下之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