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說服(第1/3 頁)
(今天週末加更!您的每一個定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援!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援,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暮色漸濃,而督府的守衛安靜得站在夜色之中,好似雕像般高大,只有那槍頭的刺刀,在月色下發出清冷的光,給這沉沉夜幕增添了唯一的閃亮。
來到督府內裡的一處小院,張亮站在院門外,他仔細聽了一下里面也沒有動靜,不過那院中卻依然亮著燈,瞧著燈光傳來的房間,他的唇上是一抹淡到再淡的笑容,便走了進去。
走到院子裡,書房之內不聞人語,輕微均勻的翻書聲,時而隔窗傳出,先是敲了下門,然後張亮基便走了進去。
“儒齋,好興致啊!”
正在看書的駱秉章一聽話聲,抬頭看著訪客,面上卻無任何波瀾。
“你來了!”
他的話中既無喜意,亦無惱色,整個人都顯得很是平靜。
在這些日子裡有不少曾經的故人前來拜訪過他,而最終他們只有一個目的——遊說他歸順漢督。初時他還曾拒絕,到後來他乾脆便是不予理會,直接裝聾作啞起來。
現在,終於來了這麼一位“大人物”!
在那所謂的漢督府中,恐怕沒有比張亮基更顯赫的大人物了,這可是曾經的湖廣總督,是他駱秉章的頂頭上司,在得知其降逆時,駱秉章只當是逆賊蠱惑之言。可最終,張亮基降賊的訊息卻透過其它人的言語得到了證實。
現在,看著穿著一襲儒袍的張亮基,駱秉章再也不需要懷疑了,不過他的神情雖是平靜,但是言語中的不敬,卻表明了他的態度。
“儒齋,你定是覺得我張亮基毫無骨氣吧!”
張亮基徑直坐到駱秉章的對面,又看了一眼周圍。
“當初,亮基被囚於大牢又豈止數月,其間遭受磨難又豈是他人所知?”
不待張亮基說完,駱秉章便冷哼一聲。
“憑此便為爾降賊之理?爾又有何顏目對以君王?”
“君王?”
駱秉章的話換來的卻是張亮基搖頭。
“儒齋所指的可是京師紫禁城中的胡酋?”
“你居然……”
一句“胡酋”傳入耳中,卻使得駱秉章猛然睜大眼睛,先是厲問一聲,而後又冷笑道。
“當初你張亮基不亦曾感其恩,領其旨嘛?今日居然如此,如此可見爾之人品!”
帶著冷笑的質問可謂是入骨三分,但張亮基卻是不以為意的搖頭說道。
“他日,亮基未曾尋得真君,自然不得不如此,今時,既然亮基已尋得我中華之真主,又豈會再行認賊作父之事!”
張亮基的這一聲自辯換來的是駱秉章的一陣大笑,在大笑之餘,其更是說道。
“哼哼,於你張亮基眼中,莫非這逆賊便是所謂的真……?”
那話還未說完,駱秉章就被因張亮基的舉動而生生打斷了,只見其徑直拿起桌上的筆紙,沾墨於紙上寫下了幾個字。
“順道宜……”
看著其於紙上寫出的這幾個字,駱秉章的眉頭微微一挑,有些不解的看著張亮基。
“火土金水木!”
若是換成其它人或許不知道張亮基在說什麼,但對於寒窗苦圖三十餘年的駱秉章來說,他自然知道張亮基在說什麼,他說的是前朝皇家的輩份。
“哼哼,本就是無稽之談,靖難之後又焉此支存世!”
雖是本朝之官,但對於駱秉章來說,於前朝之事卻極為了解。
“那儒齋可曾記得史書中所載的“建庶人”!”
“建庶人!”
詫異的睜大眼睛,儘管“建庶人”於明史中所載不過數十字,但這被稱為“建庶人”的朱文圭,確實是前朝建文帝的後人,其兩歲被幽禁於中都廣安宮,直到五十六七歲方才被放出。
“有天命者,任自為之。”
在駱秉章的驚訝中,張亮基又道出了前朝英宗釋建庶人時言道的話語。其實最初他亦未曾將朱宜鋒與建庶人,更未曾將其與前朝聯絡在一起,因為他本人亦未曾將此聯絡在一起,他之所以會提及此事,全是因為胡林翼當初於嶽州城下與其的徹夜長談。
也就是在嶽州城下,胡林翼羅列了數個人名,那是漢督朱家先祖的姓名,也就是在那些姓名中,他發現了一個詭奇之處。
“朱勝齊、朱勝東、朱順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