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劍鋒所指(第2/3 頁)
有閩浙尚為清妖所把持,此時可調動艦隊,分別攻取杭州以及福州,屆時江南必可平定,待江南平定之時,即是主公北伐之日,屆時我中國大好河山,必將為之光復。而主公亦可於孝陵告慰高皇帝在天之靈!”
原本對於奪取南京,駱秉章態度並不強烈,但是最終他還是被張亮基所說服,原因再簡單不過——南京有高皇帝的孝陵,而主公是高皇帝血脈,其若登基必先祭拜高皇帝。做為臣子,駱秉章自然很清楚,奪取江南之後,主公便有了登基的資本,勸進之功人人皆有,但於何處勸進,這其中卻大有文章。
“是啊,當年高皇的正上於南京誓師北伐……”
搬起石頭來砸了自己的腳!
現在朱宜鋒反倒是有些後悔了,後悔“認了這門親”,見他們搬出了高皇帝,他的心底只是一陣無奈。
其實這幾天,朱宜鋒也一直在關注著南京的變化,甚至特意派遣了一艘軍艦駛至下關一帶江面,不過軍艦駛往下關並不是為了介入南京的內亂,而是為了在必要的時候,進行武力示威——比如在韋昌輝想要炸大報恩寺琉璃寶塔的時候,在歷史上,大報恩寺琉璃寶塔正是毀於南京內亂,毀於韋昌輝之手。
對於韋昌輝,朱宜鋒可沒有什麼信心,畢竟是這個瘋起來不但要殺石達開,結合殺了他全家,後來連洪秀全他也要殺的瘋子,不一定會在乎大報恩寺在自己的手裡,萬一他真的想動手,有一艘軍艦,終歸是一種威懾,可以提醒韋昌輝,即便是他想殺人,也需要武昌的火藥。
其實,現在的南京城中,唯一能讓朱宜鋒在乎的也就是大報恩寺琉璃寶塔了,至於南京的明皇宮、行宮兩江織造府以及城內的私家園林,不是被佔據,就是被折毀用於建造天王府以及各個王府。
也就只有自己用1200條步槍換的大報恩寺琉璃寶塔,還完好無損的聳立在那,無論如何,都必須要保住那座寶塔,保住這座中國的最高建築,同樣也是中世紀的七大建築奇蹟。
這時面對眾人要求對南京動兵的建議,朱宜鋒將菸蒂按滅於菸灰缸內,而後打破了先前的沉默。
“根據我們說掌握的情報來看,現在楊秀清已經身死,其府中大多數官員、兵佐亦已被斬殺……”。
翻開面前的書夾,朱宜鋒道出了一個數字。
“二至四萬!這是目前太平軍內亂的死亡人數,當然,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是太平軍中的精銳骨幹,但是,我想問一下現在,太平軍的兵力是多少?”
用右手比劃了一個數字,朱宜鋒繼續說道。
“七十萬,號稱百萬!其中江西以及皖南有20萬,江北有30萬,鎮江一帶有10萬,南京有10萬。這是太平軍的兵力,當然其中老弱病殘皆有,精銳至多不超過二十萬人!”
在提及太平軍的兵力時,朱宜鋒甚至沒有提到河南的近30萬太平軍,現在那些太平軍自曾立昌身死之後,便處於群龍無首的境地,加之其一直遊走於太平軍邊緣,自然也就在他的計算範圍之內。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即便是損失了這麼幾萬精銳,太平軍還是沒有達到傷筋動骨的地步,在這個時候咱們貿然對太平軍用兵的話,那麼無疑就會造成一種結果——令其暫時放棄內部矛盾,從而一致對外。到時候對咱們而言,可就是大不利啊!”
因為清楚的知道歷史在未來的走向,所以朱宜鋒現在不可能同意對南京動兵,早在南京沒亂,之前他就已經打定了主意,趁著其內亂之時,出兵河南,掌握中原,待到石達開離開南京,帶走太平軍數十萬精銳的時候,再趁機對太平軍動手,現在他的計劃不得不提早曝光。
“那以主公之見,府中應該何時用兵南京?”
“等!”
緩聲吐出一個字,朱宜鋒說道。
“我們要等待機會,等待著他們內亂進一步加劇,等待著太平軍內部分裂之時,別忘了除了韋昌輝,還有石達開,還有洪秀全自己,現在準備亂,不過只是剛剛開始罷了。”
僅僅只是剛剛開始!唇角微微一揚,朱宜鋒喝了口茶說道。
“至於咱們,咱們不能光坐在這裡等著機會,還要趁此機會,為將來的統一做好準備,所以,本督想要北伐河南!”
————————————————————————————————————————
機會,天京之亂,是機會,但還不是最好的時機。但是現在已經開始為統一做最後的準備了,統一需要準備的不僅僅只是武力,最重要的是什麼?(未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