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任期終了(第1/4 頁)
就見在朱元璋的面前,有一排房子,其中正對面的一處房子很大,完全有一般宮殿的大小。
整體風格而言,是比較粗獷的那種。但是,確實是一處行宮,還全都是水泥房。
此時,張一凡便給朱元璋介紹道:“前面這個大殿可用於父皇議事,後面是父皇臨時歇息的地方,兩側的是營房……”
基本上,就是按照皇帝行宮該有的功能修建,一般來說,這要想修好,肯定費時費力。
但是,因為香山縣建築工程隊有豐富的修建水泥房的經驗,並且在這幾年修建的過程中,已經使用了水泥預製板,所以修建房子的速度就非常快了。
朱元璋的議事廳,就是工程隊以前修建過的會議室格局,後面住的房子是三進四合院的格局,至於兩側的營房,那就更簡單了,就是大型房子的那種。
所有的這些房子,工程隊修建都有經驗,熟門熟路。
不過,這種水泥房臨時趕建出來,肯定沒法細化美化,哪怕香山縣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有花開,想要移植過來點綴花園之類,也因為時間太緊,有些稀稀落落,壓根不像是皇帝住的地方。
只能說,香山縣的行宮是有了,裡面的軟裝,也就保證了朱元璋的寢宮,至於其他,就要差一些了。
這還是因為香山縣這裡的新房修建需求旺盛,因此與新房修建有關的傢俱、床上用品和其他之類的配套店鋪也很多的緣故。
要不然,根本就不可能這麼快搞出來。
張一凡事先說明一下,倒也不是謙虛,而是免得回頭有人在接待皇帝的事情上找麻煩,因此,特意先強調了時間上來不及。
也正是他這麼一說,就極大地拉低了包括朱元璋在內,所有人的預期。
畢竟這也確實是事實,就這麼短的時間內,按照他們的理解,肯定沒有修建行宮的。
結果到了地方,一看香山縣不但搞出了行宮,並且還是有模有樣的,這一下,就立刻震撼了。
這麼一來,誰還在意一些細節呢?
這不,朱元璋回過神來之後,便立刻參觀了這座行宮。一路上都是讚不絕口,就差稱讚是奇蹟了:“真得是沒想到啊,這修建的速度真得是太快了!”
跟隨在他身邊的張一凡聽了,便給介紹起水泥修建房子的一個好處,便是快。當然了,工程隊的熟練,也是功不可沒。
聽著他的話,朱元璋對水泥的認識又多了一分。
忽然,他很有興趣地問張一凡道:“修建這座行宮,一共花了多少錢?”
張一凡聽了,稍微想了下,然後才回答道:“大概花了五萬多貫!”
朱元璋一聽,頓時又呆了。前兩年修南京紫禁城宮殿的時候,花了上百萬貫之多,這麼一對比,這座行宮的花費,簡直可以忽略了的那種,讓人非常難以置信!
看到朱元璋和其他人的表情,張一凡連忙解釋道:“父皇請看,這個柱子,是先用鋼鐵棍子扎出骨架,再灌上混凝土,外層刷上水泥和石灰就成了。當然,這種其實比木頭柱子要牢固,且更為耐火,也不容易腐朽!”
南京那邊宮殿的柱子,那都是要去深山中尋找足夠粗大的樹木,然後砍伐運出深山,再透過水路運到南京,晾乾打理,最後才能用,花費當然不是用水泥柱子可比的了。
甚至在大明朝後期,嘉靖朝火災燒掉的宮殿重修,光是棟樑這些從深山砍伐,沿著長江先運到下游,再透過京杭大運河運到北京,這個花費就比在南京修宮殿又不知道要多花費多少銀子。
朱元璋聽到張一凡的介紹,不由得上前摸了摸水泥柱子,然後還用力拍拍,最後很是感慨道:“一凡啊,你這水泥,真真正正的是國寶啊!”
他用了“真真正正”四個字來形容,是感慨到了一個極點才會有的。
他住的地方,肯定是要好的,但是如果不用勞民傷財,還能住得更好,那他當然願意了。
這不,就見他感慨之後,便轉頭看向他的那幾個親王兒子,對他們說道:“你們的王宮,也都用水泥來修建。”
就在去年的時候,也就是洪武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工部奏請以晉府為準,朱元璋御批同意。其規制;周圍三里三百九步五寸,東西一百五十丈二寸五分,南北一百九十七丈二寸五分。
秦王和晉王原本是在洪武十一年就藩藩國,但是因為朱棣有出息,讓朱元璋感覺其他幾個兒子不夠好,就繼續留在身邊教導。歷史有所改變,所有皇子就都還沒就藩,這次也跟著來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