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朱元璋的咆哮(第1/3 頁)
也不知道朱元璋是記得了張一凡提過的,這種出公差給地方百姓會造成極大壓力的奏章,因此,朱元璋此次御駕出行,便有旨意下達。
要求隨駕的文武百官,皆隻身前往,路上的護衛有一千錦衣衛負責。
並且除了朱元璋自己配有馬車用於路上辦公之外,其他文武官員,皆騎馬而行。
朱元璋這道旨意一下,頓時南方沿途一路就雞飛狗跳了。
不是說要迎駕,朱元璋的目的,是香山縣,和沿途地方的關係不大。只有一點是有關係的,那就是官道。
好在水泥出來都幾年了,大部分地方,對於最主要的官道,都已經修建了水泥路。
那部分雞飛狗跳的地方官府,就是連最主要的官道都沒有用水泥路修。如今皇帝和文武百官要路過,民生好不好不好說,這路好不好是一下就能看出來的。
於是,在訊息傳出去的同時,那是連夜修路,至少在明面上,可不能被其他地方給比下去了。
也虧了朱元璋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下達旨意,各省都要有水泥作坊,並且重要的府,南方多雨水的更要優先,才算是臨時抱佛腳地修路,終歸也能修了起來。
本來的話,皇帝領文武百官出行,這麼大的一支隊伍,肯定是行程緩慢的。
但是,架不住朱元璋就是開國皇帝,並且是窮苦出身,和諸侯爭霸打下的江山,戎馬生涯伴隨了他的前半生。登基稱帝之後,又是非常勤政的主。
因此,他的趕路,那是很迅速的,就好像當年他領著軍隊直撲目標的那種。
對於武將來說,這也沒什麼。可對文官,哪怕是經歷了開國的文官,遇到這種高強度的行軍,那也是遭罪了,還沒進入廣東省,就已經有一小半堅持不住,特別是那些年紀大的,就病倒了。
廣東這邊,接到旨意之後,便開始了準備工作。藍玉領著軍隊,更是嚴陣以待。
這可是皇帝御駕親臨,非其他可比。包括上一次太師來的時候,他都壓根沒露面。
張一凡和朱鏡靜夫婦兩人,也是從香山縣趕到了廣州這邊來迎駕。這些,都是前所未有之事。
廣東的百姓,也都非常振奮,特別是香山縣百姓,在知道皇帝要來之後,都不用官府交代,基於香山人的自豪感,就開始早早準備,該打掃的打掃,該處理的處理,總之,就是要讓皇帝看看香山縣最好的一面。
或許是朱元璋確實有王霸之氣,雖然是颱風多發季節,但是老天爺也長了眼,竟然沒有讓颱風來騷擾一下,就讓朱元璋安安穩穩地到達了廣州。
當廣州城遙遙在望的時候,朱元璋身邊的衛國公鄧愈就忍不住讚道:“有了這個水泥官道之後,行程確實加快了很多。駙馬以前所言,誠不虛也!”
張一凡當初進獻水泥,說這是國寶的時候,就曾說過水泥的好處之一,就是會讓交通便捷,不但節省糧草運輸途中的損耗,還有利於大明開疆拓土。
雖然鄧愈當時不在,但是和武將有關這方面的事情,他後來還是有聽說,並且也有關注的。
朱元璋聽了,用馬鞭一指官道不遠處的河渠說道:“水泥的好處,更多的還是興修水利,如此莊稼收成便好了很多!”
鄧愈聽了,臉色稍微黯然了一點,不過隨後恢復了正常,笑著回覆道:“這個水泥的好處還真得是多!”
就剛才這一回,鄧愈其實是想探下朱元璋的口風,對於開疆拓土是不是有什麼打算?
畢竟鄧愈才四十二歲而已,正當壯年呢,就這麼有開疆拓土的機會而不做,那就太遺憾了!
但是,朱元璋並沒有正面回答,反而是更重視現有的基本盤。至於將來會不會開疆拓土,他不表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從他的回答,也能看出他其實對開疆拓土並不熱衷。
在他們身邊的新駙馬都尉,也就是當初和張一凡競爭過的梅殷,深得朱元璋喜歡,就帶在身邊,聽到他們的對話,便開口感慨道:“民以食為天,興修水利是為重中之重,特別還是南方多雨水的地方。這水泥,真得是太好用了!”
很顯然,他是沒有聽出剛才鄧愈和朱元璋溝通的真正用意。
朱元璋聽了,看了他一眼,便和藹地對他說道:“見到一凡之後,如果有什麼不明白的,不要有什麼顧忌,儘管問一凡便是。”
在原本的歷史上,朱元璋的女婿中,其實就是以這個梅殷最為優秀,也最得朱元璋看重,傳說最終還被加封榮國公的。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