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G20倫敦峰會:拯救世界經濟的“全球總動員”(3)
給全球經濟重注信心
經過一天的緊張談判,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在會議公報中作出瞭如下六點承諾:一、恢復信心、增長和就業;二、重整金融系統以恢復借貸;三、強化金融監管以重建信任;四、注資和改革國際經濟金融機構以克服當前危機和避免危機重演;五、促進全球貿易和投資,拒絕保護主義,鞏固繁榮;六、實現內容豐富、綠色和可持續的復甦。
比承諾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一系列令人眩目的數字。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同意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等多邊金融機構提供總額高達萬億美元的資金。其中,IMF資金規模將擴大至7500億美元,同時增加新的特別提款權2500億美元,多個地區發展銀行額外增加1000億美元貸款資金。此外,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還同意設立總額至少2500億美元的基金,用於貿易融資。
或許是為了讓美英等國挽回些面子,雖然沒有提出任何新的刺激措施,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還是在會議公報中聲稱“正在實施前所未有的財政刺激方案”,並說各國財政刺激方案的總金額在明年年底將達到5萬億美元,推動全球總產出增加4%。
分析人士說,與第一次峰會相比,倫敦金融峰會確實取得了諸多實實在在的成果。特別是在金融監管方面,二十國集團領導人認為有必要對所有具有系統性影響的金融機構、金融產品和金融市場實施監管和監督,並首次把對沖基金置於金融監管之下;決定新建一個金融穩定委員會取代現在的金融穩定論壇,加強其監管職能;同意法德的要求,對拒不合作的“避稅天堂”採取行動,並準備實施制裁。
這次倫敦峰會,給全球經濟注入了巨大的信心。正因為如此,峰會結束當天全球主要證券市場強勁反彈,國際原油期貨價格明顯攀升,民眾和企業信心得到增強。美國有線電視臺(CNN)在現場直播布朗首相的記者招待會時,特意將紐約股市的指數動態顯示在下方。興奮的氣氛從倫敦傳到了紐約。神情振奮的布朗在講話的過程中,道瓊斯指數一舉突破8000點大關,並不斷向上攀升。要知道,這是該指數近兩個月來首次突破這一關口。
不過,拯救全球經濟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倫敦金融峰會雖然讓人們看到了全球經濟走出陰霾的一線希望,但正所謂“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一次倫敦峰會恐怕也很難產生奇蹟般的速效。布朗在興奮之餘,也說倫敦峰會只是全球應對金融危機程序中的一個階段。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會後的記者招待會上雖然高度評價這是一次“歷史性”的峰會,並說這是“全球擺脫經濟衰退的一個轉折點”,但他也承認,倫敦的“承諾與數字”並不能確保世界經濟自此走出低谷。
實際上,倫敦峰會的公報雖然面令人振奮,但“魔鬼就在細節”。挑剔而善於尋根問底的媒體仍然提出了諸多置疑:其一,數字雖然驚人,但“真正新增加的錢”並不像看上去的那麼多;其二,透過IMF和世界銀行等多邊金融機構注入的資金是需要償還的貸款,對實體經濟的刺激作用不如財政支出;其三,如何處理銀行的“有毒資產”,仍是語焉不詳;其四、對如何改變世界經濟的不均衡狀態,如何回應人們對美元貶值的擔心,沒有任何著墨。
也許正因為存在諸多不足,與會領導人同意,將在今年下半年再舉行一次二十國集團峰會。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G20倫敦峰會:拯救世界經濟的“全球總動員”(4)
中國經濟收穫三大利好
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早已是全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倫敦金融峰會也將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一些專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普遍認為倫敦金融峰會給中國經濟帶來了三大利好。
利好之一,為中國經濟發展贏得較有利外部環境。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階經濟學家莊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峰會的成果出人意料,令人振奮。之前有人曾悲觀預測,峰會不會取得實質性結果。不過,從峰會公報我們可以看出,峰會的共識頗多,而全球協同應對危機的姿態,對提振全球信心、全球經濟擺脫危機走向復甦具有重大意義。”
分析人士認為,一系列措施如果能夠落實,必然對全球經濟產生正面的影響,同時也會給中國的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此外,中國作為一個對世界經濟具有影響力的重要經濟體,已為世界各國和各國人民普遍接受和認同,在這一點上,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