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早,我師徒倆就與這些朽木枯骨相伴一晚如何?”張平微笑:“莊子枕骷髏而眠,齊生死,任自然,倒與我師同得其趣呢。”李尋歡點頭笑道:“好個齊生死,任自然。於今我們先借這死人地方,做活人事情吧。先支火煮食,填飽肚子再說。”於是師徒兩人忙了起來。飯後閒談一會,各自安寢無語。 。 想看書來
九、度死
張平睡了一會,卻是翻來覆去睡不著。只聽到外面林濤陣陣,彷彿雜有各種怪聲。更有一種恐怖的氣氛籠罩四方,令人頭皮發麻。張平心中有些緊,轉頭望向師父。李尋歡卻是安之若素,似乎睡得正香。忽然一陣冷風吹入堂中,各種怪聲更加隱隱約約,恐怖氣氛大盛。張平心中大駭,不禁坐起身來。見師父不知何時也起來了。他面色凝重,用火折於神臺點燃燈燭。見張平面色嚇得有些發白,微笑道:“確實有些古怪,但不要害怕。你坐過,試試唸誦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我在旁衛護,我小李飛刀一輩子闖蕩江湖,天下日夜,何處不敢去過,怕什麼妖魔鬼怪?”張平聞言稍定,端坐過去,唸誦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一切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隨著唸經聲中,恐怖驟消,兩人寧定下來。但李尋歡仍毫不鬆懈,他收拾桌上香爐,點燃三支香火,也默唸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普賢菩薩、慈氏菩薩、地藏菩薩,及十方諸佛、菩薩、羅漢名號。更將心量擴大,彷彿無量星光透射入來。此地亦無限宇宙中一角,何來陰森恐怖氣氛?如此想來,心地豁然開朗,一片光明安祥,但亦不敢鬆懈,仍唸佛不休。如是漸到天明,安然無恙。
清早祥光熹微,李尋歡師徒寬下心來,稍事休息。用過早點後,兩人走出義莊。只見天朗氣清,百鳥啁啾,哪來絲毫可怖氣氛?李尋歡喚張平取出鋤頭鐵鍬等工具,徑往北邊林地走去。只見林深草密,自有一股淒涼味道。師徒倆飛鍬揮鋤,將一眾雜草蓐淨。見到有些暴露骨骸,盡皆一一撿拾,覓良地掘土埋妥。遇有林木過於茂密陰森處,李尋歡令張平以出雲劍斬密留疏,一時天光漏入,大增祥和氣息,於是忙了半日,將一片陰森不測之地,化作安寧祥和之鄉。又回到義莊,將一眾未入土的無主棺木,盡皆封土安葬。將破敗義莊也稍加整葺一番,氣象煥然一新。諸事辦妥,師徒兩人才飄然而去。之後此地一派安祥,逐漸也有了守墓人回來打點一切,附近人家遇有白事也樂於在此辦理,不少人家子孫後代興旺發達,人人說這是一塊風水寶地,周圍人煙也稠密起來。卻無人知曉李尋歡師徒當年的一番功德。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一、寒巖劍變
聞有胡僧在太白,蘭若去天三百尺。一持楞伽入中峰,世人難見但聞鍾。窗邊錫杖解兩虎,床下缽盂藏一龍。草衣不針復不線,兩耳垂肩眉覆面。此僧年歲那得知?手種青松今十圍。心將流水同清淨,身與浮雲無是非。商山老人已曾識,願一見之何由得?山中有僧人不知,城裡看山空黛色。(《太白鬍僧歌》 岑參)
此時,李尋歡師徒已於天台山寒巖附近某處深山無人處安居下來。此地嵐白風清,見的是巖松澗蘭,聞的是鳥唱蟬歌。恰如寒山大師詩云:獨臥重巖下,蒸雲晝不消。室中雖暡靉,心裡絕喧囂。夢去遊金闕,魂歸度石橋。拋除鬧我者,歷歷樹間瓢。師徒如是逍遙自在於林下山中,飢摘山果,渴喝清泉,巖穴可以遮身,軟草可以安枕,亦可求乎人世?李尋歡於此境安之若素,心大歡喜。唯慮及張平年少功淺,恐未能茹苦如甘。遂令其自隔些時候到附近山村向鄉民買此麵餅乾糧、鹽油衣巾之類日用品,令其山居生活毋致太苦。李尋歡自己卻拋開一切,全身心沉浸於揣摩那幾把開竅神器的微妙變化之中。一天手持一柄飛刀在山顛練功起舞,是日碧天如海,白雲如帶,更妙日月雙輝天際。李尋歡婆娑起舞,漸覺與天地同悲歡,萬物共一體,進入渾然忘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