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2/4 頁)
王正起焦慮地視察著城頭,如果平度再有失,他這個正二品總兵官一定會被一捋到底。
白天一戰,振字十二營一觸即潰,甚至可以說是未觸先潰,頓時把王正起從出征前意氣風發的雲端打到了信心全失的泥沼中,他一改之前的驕狂,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變得極度小心謹慎。
“把全城的黑狗統統鎖上城頭。”王正起毅然決然的下令道。
“膠賊火槍能夠連珠快發,射程又極遠極準,未嘗不是妖法!何況膠賊火炮犀利,每炸精準,有通鬼神之力!炮轟不斷,顯然是大炮極多,興許有百門也未可知!而我軍連膠賊炮陣的火光硝煙都沒怎麼看見!顯然是膠賊施了障眼法,否則即便是百門炮,又如何能遠遠地打的如此準確?”王正起分析的非常科學,顯然是下了苦攻。
可憐他不明白,手中的線膛前裝槍如此神器,為何不如膠賊手中短短的無名洋槍。
在這年頭,最好的步槍內的膛線也僅僅是繞膛半圈甚至半圈都不到,誰會想到姚梵居然裝備著一種四根膛線均勻繞膛整整四周!形成超小纏距地四陰四陽八膛線的怪獸級步槍。
王正起當然也想不到,所以他只能將其歸於鬼神之力。
所以他只能敗。
王正起是讀過兵書的,當臨陣磨槍時他最先想到的就是求助經典。
既然守城,當然要看《守城錄》。
宋朝人陳規的父母,大概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將來作出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而陳規也沒有辜負他父母的期待,人如其名的因循守舊、極度保守,以至於寫兵書也只能寫些像《守城錄》這樣的奇葩東西。
《守城錄》裡明確規範了大炮的城頭放置,天才般的創造性提出了炮口對著城內的原則,也就是說當敵人進攻城池的時候,大炮是不用的,但當敵人攻進城內後,祝君可以開始奮戰了,對城內的敵軍開始炮轟吧!
有什麼樣的政治思想!就有什麼樣的軍事思想!儒家的反動腐朽思想如一條毒蛇般腐蝕著中華的尚武精神,讓中國的軍事思想,從秦漢盛唐的對外擴張,變成了崇尚禮教尊卑的以文御武政策。
王正起不愧是讀過書的!他下令道:“把兩門大炮對著城中!倘若膠賊攻入,必叫他死無葬身之地!”
姚梵並不知道王正起是這樣的學富五車。一覺睡醒之後,留下置換了傷兵的一營四連,看守繳獲物資和清軍俘虜,便再次出征了。
隨著姚梵向平度直線進發,王正起的騎哨將探報象雪片一樣地傳向平度城。
為了防備清軍的騎兵進攻,便於展開隊形,姚梵把四個營分成了三路,每路間隔100米。
看到平度城從大地上露出輪廓之後,姚梵舒了一口氣。
“按照作戰計劃,四個營包圍四門!總攻開始後,對四個門分別實施全面爆破!”姚梵下令道。
“王正起的腦子壞了嗎?騎兵居然不出城進攻?”姚梵想不通也就不去想了。
“各營注意包圍時的隊形,警惕敵軍騎兵進攻!”他繼續下令。
第152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八)
【152】風掣紅旗大地翻(八)
正午的陽光有些刺眼,姚梵以手附額望了望500米外的平度城樓,他甚至懶得用望遠鏡。
“桂八你看見那該死城門樓子和兩邊的箭樓了嗎?敵人會在裡面用子彈和弓箭殺害我們的兄弟,給我用高爆燃燒彈敲掉它們。”
“主席,他們活不了!”桂八嚼著深秋裡已經嚼不動的米草狠狠道。
現在桂八的炮一連對直瞄狀態下的炮擊非常有心得,在一發試射打進城內後,稍作修正,第二發就擊中了城門樓子正面斜頂,只見整個屋頂立刻炸了開來,劇烈燃燒的鋁熱劑把無法撲滅的大火四濺蔓延了整個屋頂,四周城牆上的清軍亂紛紛喊叫著救火。
桂八再接再厲之下,城門樓子前後中了三發高爆燃燒彈,火光沖天中,結構被炸爛的門樓再也承受不住那足以燒斷鋼鐵的化學火焰,突然就歪斜著向一邊坍塌下去,激揚起一片塵土和熊熊大火。徵集來的家丁與市民在清軍用刀槍驅趕下手忙腳亂的救火。
看見城樓轟然倒塌,戰士們笑的前仰後合,興奮地叫著好,吹著口哨,舉著步槍歡呼,人人躍躍欲試,想要立刻開始進攻城門實施爆破。
當城樓中彈時王正起恰好沒在裡面,躲過一劫的他站在城牆上,苦著臉用手裡單筒望遠鏡看得分明,他發現遠處膠賊的陣地上似乎只有那麼四個小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