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這場偉大的作秀視覺效果良好,各位大臣們聽說後,都稱讚王生的賢德而且敬重張廷尉。但是漢景帝卻似乎沒有為這樣的小把戲動心,一年多之後,他還是將張釋之貶謫為淮南王相。
在鬱鬱寡歡之中,張釋之淒涼死去。
【個性點評】
王生是個老狐狸,他的捧人技術顯然是一流的,張釋之也是一個稱職的演員,因此,二者在朝堂之上的配合才顯得天衣無縫,水乳交融。捧人就應該這樣捧,當託就應該這樣託。因為張釋之,我們卻記住了王生,歷史的細節有時就這樣有著動人的力量。
只是漢景帝不是個合格的觀眾,不然,王生後來還一定會有更加精彩的現場即興表演。
第五部分
吳起:問世間情為何物?答曰:廢物(1)
問世間情為何物?答曰:廢物。
這不是我的答案,是吳起的。這個吳起就是被後人稱作偉大軍事家的吳起。
吳起是衛國人,和後來大名鼎鼎的荊軻算是同鄉。吳起生於富豪之家,擁有萬貫家產,如果滿足於過一種平平淡淡的生活,吳起家的現金可供他瀟瀟灑灑地活上兩輩子。但吳起卻有一顆不安分的心,四處活動,想弄個耀武揚威的官職過過癮,結果最後弄得家徒四壁,生活難以為繼,由小康之家墮入了困頓。可以想見,這輝煌的墮落軌跡很快就招來了街坊四鄰的嘲笑。吳起千金散盡,最後卻成了他人的笑料,這口氣真讓人難以下嚥。但嘲笑聲卻越來越大,終讓吳起忍無可忍,吳起連殺了三十餘人才封住了一張張只會傻笑的臭嘴。就這樣,曾經豪情萬丈的吳起,最終等待他的卻是空空的行囊和殺人犯的身份。這個身份將嚴重地影響他將來的政治生命。唉,生活的道路真是一條繩索!這條繩索不是繃緊在高處,而是緊貼地面,與其說是供人行走的,不如說是用來絆人的。
殺人必償命,吳起只好背井離鄉,遠走魯國。面對垂垂老矣的母親,吳起說,男兒立志出鄉關,不為卿相誓不還!吳起說到做到,後來其母去世之時,還沒有做到卿相的吳起果然不肯回鄉奔喪,此乃後話。
到了魯國,命運很快就來敲門。齊國大兵壓境,前來攻魯,吳起有望被魯君委以重任,擔任魯國高階軍官,這是吳起夢寐以求的機會。但是,觸手可及的機會卻有可能泡湯,因為吳起的老婆是齊國人。有了這樣的社會關係,吳起無論如何也難以讓人真正放心,說不定就是齊國的臥底呢。這樣的家庭背景,這樣的社會關係,這樣的歷史不清白,無疑成為了吳起走上高階領導崗位的障礙。
怎麼辦?怎麼辦?這個問題苦苦地折磨著雄心勃勃的吳起。
篡改檔案,已來不及;在這節骨眼上解除夫妻關係,又有假
離婚的嫌疑……真是急煞人也麼哥!
吳起最後作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殺妻,殺妻以證明自己在感情上和齊國沒有任何牽絆。歷史已經證明,偉大的人從來都是敢於果斷出手的人,一個愛生活、愛老婆的男人最終將和歷史失之交臂。吳起之妻就這樣成了吳起刀下的厲鬼。一個偉大的男人後面,一個可憐的女人誕生了!
踏著妻子的鮮血,吳起接過了魯國的帥印。
敢於殺妻的人必定所向披靡。殺了妻子的吳起指揮若定,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齊國軍隊屁滾尿流,潰不成軍。吳起以自己的勝利證明了妻子死得其所,死得光榮。
吳起的出手不凡迅速為他贏來了政敵,政敵藏在暗處,四下散佈留言,左右輿論,他們以一貫正確的姿態,從國際政治的高度論證吳起之不可用:魯人是周公姬旦之後,衛人是康叔姬封之後,姬旦和姬封是親兄弟,因此,魯衛兩國就是兄弟之國,而吳起是衛國的殺人犯,因此在魯國也是殺人犯,因此,即使吳起有軍功,魯國也不應重用。這樣冠冕堂皇的政治結論沒有理由不擊垮吳起。吳起終被魯君辭退,妻子白殺了,勝仗也白打了!空頭理論家害死人啊!
辭別往日傷心地,吳起隻身入魏國。
吳起的才幹很快顯示出來,他身先士卒,與下級同吃同住同作戰,不久就被任命為河西守。士卒願意為他出生入死,敵國不敢有所圖謀,一人獨擋四面的狼虎之國,成為魏國重臣。
吳起的蓋世之功再次引起了嫉妒和恐慌。功高可蓋主,遑論同僚。吳起的業績讓國相公叔感到了極度的不安,在一場精心佈置的陰謀之下,吳起狼狽逃竄,向著不可知的楚國邁開了疲憊的雙腿。
蒼天有眼,楚悼王恰好是吳起的粉絲,因此,吳起一入楚國就被任命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