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源,乃使肖驍霄悟出中國潛規則之一:中華之道,首要解決的乃是“身份”問題。什麼“身份”,決定了在社會中可以使用什麼思維,從而去解決符合這個“身份”的社會問題。故而,千百萬“儒生”都要在帝王面前過關,取得這個“身份”。魏源初始,亦不例外。
縱觀今日莘莘學子,繼續奉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之金科玉律,眾生不為未來之創造而生存,而墮落為“潛規則”之害蟲,真乃中華之悲也!當然,少年心高氣傲,甚易動氣:一定要打破這個陳腐的“潛規則”,既為這個民族,也為自我尊嚴!在“潛規則”面前,任何“中華人”都是沒有靈魂、沒有尊嚴的行屍走肉!魏源能夠脫離了這個“行屍走肉”之行列,首先在於其認清了“潛規則”之危害,並悲情地決裂了“潛規則”這個害蟲!
面對研究魏源得來的成果,肖驍霄和劉梅都有些哀傷。在中國,一個所謂成熟的社會機制,它不是如何深入全面地去解放人類,而是既得利益者形成了一套吃人的潛規則,以此奴役和摧殘各種先進的人才,讓人才變成“屍體上安裝著一個植物腦袋”的動物。讓它們要麼順從既得利益者而淪落為可恥的奴才兼這個潛規則的幫兇,要麼逆反既得利益者苦苦掙扎而苟延殘喘尋求真理甚至死無葬身之地身敗名裂。
()免費電子書下載
肖驍霄有點沮喪地說:“梅子,你說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跟魏源的那個社會是一樣的嗎?”
劉梅亦無可奈何地說:“我也不知道啊。”
肖驍霄無語,對於未來,現在肯定不可能找到未來的答案。魏源的一生深深地感染了他們,無論如何,未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現在不能夠對未來有樂觀的情緒。假若悲觀籠罩了現在的一切,那麼未來即為地獄。看來只能夠深深地呼吸著現在的自由之風,努力讓自己成為人生遊戲規則的制定著,才是不虛此行的人生,至少未來也會是很灑脫的未來,不是拘束和被動的未來。
仰望遠處亙古千年的雪峰山,肖驍霄感覺到自己猶如身披盔甲的人生武士,手挽劉梅,在頂峰上吹響了遠征的號角,伴隨著滿天飛舞的大雪,蒼茫的大地上,鼓盪著戰鼓咚咚,顫動著鐵蹄聲聲,一切都是那麼的清晰和蒼涼!
第六章 牛刀小試
肖驍霄、周勿、楊思想和袁丹鳳四人在團委會辦公室召開“勢力劃分”的協調會議。核心主題就是“人才分配”問題。按照一種默契的規則,大家一致同意首先由肖驍霄挑選十二位小記者,也就是說從初一到高三,每個年級兩個記者的名額。
然後再由周勿在剩下的二十八位當中挑選十八位廣播站工作人員。當然其中要考慮六位普通話好的同學,如果這二十八位裡面不能滿足,那麼肖驍霄裡面的十二位需要調劑。之後,剩下的十位同學全部編制到《雪峰青年》編輯部。
楊思想這方面主要工作就是學校裡面的四塊黑板報,同時每兩週檢查一次各班的黑板報情況。具體工作由肖驍霄、周勿和袁丹鳳共同協作完成,再在此基礎上抽調全校各班的宣傳工作人員輪流完成。
袁丹鳳因為在團委,大家公推她擔任和團委書記的聯絡工作以及各部委的聯絡工作。另外,袁丹鳳兼任記者團副團長,楊思想兼任廣播站副站長。會議還決定,邀請女生部部長、《雪峰文學》社社長劉梅出任《雪峰青年》的副主編。
這樣的一個會議,堪稱是“團結的會議、勝利的會議、取得重大成果的會議”。會議結果報到肖劍雲書記辦公室,獲得首肯。肖劍雲召開團委會和學生會聯合會議的時候,在總結各部委工作安排分工會議時,這樣評價宣傳部:他們的分工各有重點,又相互協助,體現了較強的宏觀調控和微觀執行的綜合能力,值得在各部委推廣。
理論上是取得突破了,但是肖驍霄清楚,光有這些肯定是不行的,更為關鍵還是“執行和實踐”。他需要一場同樣具備突破性的“行動和實踐”,來肯定自己的理論是“言必行、行必果”的。在肖驍霄的工作重點裡面,第二屆校園記者團是他的全部心血,至於《雪峰青年》,自己只要把關保證質量,在執行方面,劉梅一定是出色的,也是放心的。那麼,在“行動和實踐”上的突破在那裡呢?在設計了無數個方案被自我否定之後,肖驍霄有些想不出轍來了。
自然,現在的肖驍霄幾乎每週都要和劉梅碰上幾面,不過沒有形成定期見面的“制度”,這樣一來就變成了“任務”,對兩人身處現階段的感情是很麻煩的。傍晚,肖驍霄和劉梅在平溪江漫步,踏著嫩綠的岸邊青草,溪水潺潺,倒映著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