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頁)
於是,姒啟不顧群臣阻攔,強行下令把國都遷到安邑。凡是不願遷都的大臣,一律免去官爵,降為平民,不再享受貴族的待遇。那些大臣們雖然滿心的不願意遷都,可他們更不願失去官爵和貴族的身份,只好跟著大王一起遷都。
姒啟用暴力奪取王位,又強行逼迫臣民遷都,引起朝中那些守舊派大臣的極大不滿。也引起一些宗族勢力的不滿。
帝啟二年(壬寅,前2059)春,夏王朝的同姓諸侯有扈氏(今陝西西安市戶縣西北)不服從夏王姒啟的領導,公開反叛,宣佈自立門戶。有扈氏認為:姒啟不尊祖訓,背叛天道,以武力謀取王位,是大逆不道的行為,他們決不服從這樣的君王。
有扈氏表面上是為了維護禪讓制,反對世襲制;而實際上主要還是為了他們自身的利益。他們之所以敢採取軍事行動,說穿了,還是由於權勢和利益的驅使。因為禪讓制是在本族中推選,姒姓家族的子孫都有競選的資格,十二諸侯皆為崇伯鯀的後人,都有可能成為天子的候選人。而世襲制只是王族嫡系相傳,與同姓家族沒有絲毫瓜葛,這才是有扈氏反叛的真實理由。
當時的扈侯名叫姒慿,也是崇伯鯀的孫子。和姒啟是庶兄弟。姒禹稱王后,把他封在了西部渭河流域終南山以北地區,爵號為扈侯。其實早在姒禹南征以前,有扈氏一族就已經佔據了這一地區。姒禹南征時,姒慿曾隨軍參戰,並且多次立功。姒禹南征歸來帶回了大批戰俘,光賞賜給扈侯姒慿的就有八百名男女戰俘(奴隸)。姒慿得了這八百名戰俘,如虎添翼。他利用這些戰俘墾荒種田,發展生產,開發家園,勢力大增。
姒慿是位頗有心機的人,他對那些生產奴隸(戰俘)施以人道的關懷,把他們劃分成四個生產兵團,每二百人為一個兵團。不但給他們自由,而且還幫助他們把單身的男女配成夫妻,組建新的家庭。這些生產奴隸都非常感激扈侯,個個都對他忠心耿耿。
扈侯自由寬鬆的政策,不僅促進了農業生產和其它行業的發展,人口也快速地增長起來,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這些奴隸家庭都生育了許多子女,有的家庭已經由原來的兩口人增加到十幾口人,甚至幾十口人。有扈氏的族人也由原來的幾十人猛增到一萬多人,勢力十分強大。
姒慿也效法姒禹,在自己的封地組建軍隊。他把十六歲至四十五歲的男###隸都編在軍隊裡,共分為三線。第一線為十六歲至二十五歲的男人,第二線為二十六歲至三十五歲的男人,第三線為三十六歲至四十五歲的男人。除第一線農閒時進行整編訓練外,第二線和第三線都是不搞軍訓的,只是在有戰爭危險時才徵召他們入伍,投入戰鬥。
此時,扈侯第三線軍隊的人數已經達到了三千多人,覺得自己的勢力已經很強大,野心開始膨脹起來。而就在這時,夏王姒禹去世,伯益繼承了王位。他心裡想,這夏王朝乃是姒姓家族的天下,怎麼可以由外姓來稱王呢,便想出兵###。正在他整訓軍隊準備出兵的時候,姒啟卻搶先一步征討伯益,奪了王位。他也就打消了奪取王位的念頭。
不過,姒啟坐上王位以後,扈侯姒慿心中依然不服。在他看來,姒啟不過是個不學無術的一介武夫,根本不具備稱王的資格。但是他如今兵多將廣,勢力強大,自己想和他爭奪王位,那是不可能的,但又不甘心臣服於他。思來想去,決定脫離夏王朝的約束,自己獨立。自行管理自己的一片天地。於是便以“姒啟不尊祖訓,背叛天道,以武力謀取王位”為藉口,宣佈獨立。
姒啟是一個頭腦簡單的人,面對扈侯的分裂國家的行為並沒在意。他覺得反正扈侯是在他自己的地盤上,他想獨立就獨立去吧,只要不損害我的利益,我才懶得管他。
誰知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扈侯見姒啟沒什麼反應,越發狂傲起來,竟然組織軍隊入侵夏后氏(姒禹的直系後人稱夏后氏)的領地。
這下子終於激怒了姒啟。
於是,姒啟決定要新賬老賬一起算,狠狠地收拾一下這個狂妄的扈侯。
他立刻臨朝召集大臣們開會,對大臣們說:“有扈氏輕慢洪範###(上古法典),廢棄三正(即正德、利用、厚生,相當於現在的德政、財政、民政),因此,上天要斷絕他的國運。現在我只有奉行上天的旨意,對他和他的族民施行嚴厲的懲罰!”
“大王所言極是,有扈氏輕慢三政,理當問罪!”眾大臣都紛紛支援姒啟。
姒啟立刻下令調撥軍隊,他要親自領兵征討膽大妄為的有扈氏一族。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