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伯益覺得如今先王剛剛去世,夏后氏的子孫又都不在都城,此時即位稱王未免不合時宜。
群臣卻認為沒什麼不合適的,王位的繼承人是法定的,遲早即位都是一樣。
伯益覺得大家說得也很有道理,便和幾位主事的大臣商議,選擇了良辰吉日,祭拜天地神明和歷代先王,正式登上了王位。
就在伯益即位稱王的同時,姒禹的子孫和朝廷派出的治喪委員會,也正在會稽山為禹王辦理喪葬大事。他們把禹王安葬完畢後,正待啟程返鄉,忽然都城傳來了訊息,說伯益已經正式即位稱王。
參加葬禮的人都感到意外和吃驚。
姒啟大怒,脫口罵道:“伯益匹夫欺吾太甚,先王屍骨未寒,老兒卻迫不及待地即位稱王,這分明是藐視我夏后氏子孫無能!”
夏后氏的子孫此時個個都憤憤不平,義憤填膺,他們紛紛支援姒啟起兵攻打王都,奪回原本就屬於夏后氏的王位。
姒啟思量如果起兵也應該有個藉口,於是便和大家共同商量對策。經過商議,大家都贊成以入都拜祭先王靈位為由,率領大軍入都,出其不意奪取王位。
因為夏后氏的主要兵力都駐紮在安邑,姒啟便率領幾名貼身的護衛,一路上乘車換船,日夜兼程趕回安邑調兵遣將。
數日後,姒啟率領五千精兵趕奔王都。
伯益聞報大驚失色。姒啟的勇武他是知道的,他如今提兵而來,肯定是來者不善。於是,急忙召叢集臣,商議對策。
他部下有一員猛將,是他的本家侄子,喚作贏夔,生的虎背熊腰,兩膀有千斤之力,手使一柄六十斤重的開山斧。當時贏夔站出來說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大王給我一千人,我去半路上攔截他們,讓他們速速退兵!”
伯益道:“夔賢侄,我就給你一千士兵前去攔截,勸說他們不要帶著軍隊入都。你要記住,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可以動武。切記一定要多加小心,不可莽撞行事!”
贏夔答應一聲,立刻要了兵符,起身離開朝堂,到軍營去點兵。
原來,這帝都的軍營內,名義上是三千人,而實際上老弱病殘加在一起,也不過兩千多人。贏夔精挑細選,好不容易才湊上了一千人。
於是,贏夔率領一千士兵迎戰姒啟。
雙方在距離王都約二十里處相遇,各自安營紮寨,準備戰鬥。
此次姒啟率軍入都雖然懷有必勝的把握,但他還是做了最壞的打算。他留三個大兒子(太康、元康、伯康)駐守安邑,自己親率三個小兒子(仲康、叔康、季康)領兵出征。萬一此番入都失利,仍可退守安邑,繼續與伯益對峙。
姒啟共有六個兒子,全都是從小習武,能征善戰。其中武功最強的是小兒子季康,季康又名武觀,身高九尺,力大無窮,手中也使一柄六十斤重的開山斧。
季康聽說對陣領兵的也使大斧,頓時來了興趣,立刻請示父親,要領兵去打頭陣。
姒啟沒有答應。他認為,這是他和伯益較量的第一仗,只能贏,不能輸,他必須要親自出戰。於是命令季康領五百士兵從正面進攻,仲康領五百士兵從左面進攻,叔康領五百士兵從右面進攻,自己親率主力部隊督戰。
贏夔乃是有勇無謀之輩,自恃武功高強,根本沒把姒禹的軍隊放在眼裡,指著姒啟厲聲喝道:“老匹夫,你好大膽,新王剛剛即位,你便謀反,還不快快跪下受縛,饒爾等不死!”
姒啟大怒,罵道:“這無知的小兒太也狂妄,季康,你去替我教訓他一頓!”
季康幾步衝到陣前,也不答話,掄起大斧就砍。
贏夔急忙舉斧相迎。
二人一來一往打了二十幾個回合不分勝敗。
姒啟命士兵為仲康擊鼓,吶喊助威,軍中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鼓聲和吶喊聲。
與此同時,贏夔軍中也響起了鼓聲和吶喊聲。雙方都各自為自己的大將加油。
仲康和叔康見弟弟急切間難以取勝,便同時率兵從左右兩側向敵營發起攻擊,贏夔的隊伍沒有防備,立刻被衝亂了陣腳。
贏夔大驚,心裡一慌,被季康一斧砍在頭上,只聽“咔嚓”一聲,贏夔腦殼被劈開,腦漿溢位,拋了手中大斧,頃刻間倒地身亡。
贏夔計程車兵見主將已死,跑的跑,降的降,戰鬥很快結束。
姒啟首戰告捷,軍心振奮,士氣高漲。他吩咐士兵就地安營紮寨,埋鍋造飯,晚間早早休息,明日起五更繼續進軍。
再說贏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