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本王向你保證,一定會查個水落石出。”軍須靡死也不敢跟大漢皇帝作對,劉燁的態度如此堅決,他不信也得信了。
劉燁掃向做賊心虛的須其格:“下作之人只能想出這種下流的手段吧,自己不要臉就算了,還連累別人也當傻子,真不知道是何居心!”
“你說誰下作……”須其格話剛出口就慌忙捂住嘴巴,她這不是不打自招麼。
劉燁毫不掩飾對她的譏諷,朝軍須靡一拜:“誰是誰非已經顯而易見,一切全憑大王定奪!”
軍須靡那張老臉紅一陣青一陣,怒視著須其格:“都是你乾的好事!”
“我,我……不是啊,不是我……”須其格現在只有狡辯的份兒了。
莫巴一家人嚇破了膽,莫巴跪爬到劉燁面前,磕頭求饒:“右夫人,右夫人,放過我們吧,我們貧民老百姓,禁不起嚇唬啊,我們是被逼的……”
劉燁面無表情徑直而去,不管是什麼原因,她再也不要原諒那些對不起她的人。
本書縱橫中文網首發,歡迎讀者登入。zongheng。檢視更多優秀作品。
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劉燁在蒙古包外看到馮嫽和師中,還有手執佩劍蓄勢待發的常惠,頓時明白過來,連忙揮手,示意他們都散了吧。
常惠瞪著劉燁身後的蒙古包,憤憤不平地跺腳,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都是在問候軍須靡和須其格的十八輩祖宗。
師中理解他的心情,英雄無用武之地,確實是件挺憋屈的事,但劉燁不打算讓他們插手,應該已經順利解決了那件事。
之前,馮嫽始終不好意思告訴師中和常惠,其實劉燁和翁歸靡兩情相悅,他們互相喜歡也準備在一起,但兩人之間的確沒有那種關係。
師中反應迅速,很快意識到須其格為什麼跟軍須靡一起去,還要帶上莫巴一家人。男女私通的罪名要是放在大漢,那是要有性命之憂的,雖說在洗浴這種事情可大可小,但軍須靡畢竟是昆莫,劉燁和翁歸靡同屬王族,為了維護王族的顏面,也是要有個說法的。
況且,擴建赤谷城一事讓軍須靡大傷腦筋,這項開支對本就不太寬裕的烏孫國庫來說有些吃力,不過赤谷城建成以後的收益,可以預見是很可觀的。獵驕靡之所以堅持擴建赤谷城,不僅是張騫的提議讓他看到了光明的前景,他自己也認定這是造福百子千孫的大事。
烏孫的地理位置舉足輕重,赤谷城更是連線了西域的交通要道,不管是西域諸國還是大漢的商旅使者都得從這兒經過。西域物資貧乏,祖祖輩輩都是拿獵物交換糧食,開採天然礦藏換取衣物用品。
從商這條路是烏孫必然的選擇,擴建赤谷城勢在必行。
獵驕靡時期國庫空虛,解決國民溫飽問題之前,他沒有餘力付諸行動,臨終之時拉著孫子軍須靡的手千叮萬囑,交代他一定要實現這個願望。
在大漢的幫助下,烏孫的國力提升不少,軍須靡一向勤儉,多年下來倒有一筆積蓄。與長老大臣們討論擴建赤谷城之前,軍須靡和翁歸靡暗中去過幾次赤谷城,經過調查,做出比較接近的預算。
預算在軍須靡能接受的範圍內,想起祖父的殷殷囑託,沉寂許久的心狂烈地跳動起來。他要擴建赤谷城,有生之年一定要成功。
然而,朝中長老大臣們並不像他這麼樂觀,他們認為此事行之過早,烏孫應該養精蓄銳,等國庫富足的時候再動赤谷城的念頭。因為,匈奴的威脅時刻存在,邊境的平民百姓很多連飽飯也吃不上。如果在這種時候,匈奴發動侵略,烏孫就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他們這番話,軍須靡根本聽不進去,匈奴的威脅何時不存在才奇怪了,畏手畏腳能幹什麼大事。但他又不能直接反駁他們,只好將提議延後。
不同於保守中立的長老大臣,翁歸靡是站在軍須靡這邊的,他也認為擴建赤谷城勢在必行,拖延下去只會耽誤烏孫強盛。匈奴固然可怕,但他們還有大漢這座靠山。大漢皇帝早想拔掉匈奴這顆眼中釘,正愁時機不成熟呢,如果烏孫與匈奴交戰,大漢一定會來幫助盟國,將匈奴徹底殲滅。
正因如此,匈奴不敢輕易對烏孫發兵,他們也怕烏孫豁出去了,若是來個玉石俱焚,得利的就是死對頭大漢。
有翁歸靡的支援,軍須靡也有了信心,為免跟長老大臣發生正面衝突,便將此事交給翁歸靡處理。但軍須靡漸漸發現,翁歸靡在朝中的聲望越來越高,那些無動於衷的長老們開始對擴建赤谷城產生興趣,甚至還主動詢問翁歸靡相關事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