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張愛玲除能文外,兼擅畫且好畫,每於雜誌間,見其自作插畫,則覺其公式化之至。女人必大奶奶,且只及身,斷無其文字之生動、活潑可愛。
在彼姝或以能畫,可炫耀於當世,固畫虎不成,反貽類犬之嫌,則後此作文,於自作插畫,大可不必,否則終有損清名也。其實能以文名於時,已足光耀門楣,何苦又斤斤於自作插畫哉。(《力報》)
花凋
秋水
英子病危的訊息在報紙上刊載以後,許多人都為這位年輕的藝人扼腕,感到可惜。
自古紅顏多薄命,英子在絢爛了一個時期以後,終為病魔所困,而割斷了她的舞臺生涯。
張愛玲有篇小說,叫《花凋》的,看了也使人感動萬分,她把一個有疾病的女人的心理,刻畫的無微不至。
明知道自己的生命,將在短促的時間內宣告終結,但是她卻留戀著這人間,她又有一個未婚夫,更引起了她的悲哀,尤其是在知道了自己的未婚夫,由於她的絕望,而重新在戀著別人的時候。
花是將開的紅,一旦凋零了,不但將自傷身世淒涼,就是連別人也將為之徘徊無已!(《力報》)
見一見張愛玲
劉郎
蘇青與張愛玲兩位的作品,一向沒有注意過,直到《浣錦集》和《傳奇》出版之後,在太太的枕頭旁邊,我也翻來看了幾篇,的確值得人家景仰。現在上海出風頭的許多男作家,他們這輩子就休想趕得上她們。
據別人說:二位中間,蘇青比較隨便一點,張愛玲則有過分的“矜飾”,她深藏著她的金面老不肯讓人家瞧一瞧的。其實梅蘭芳還要出現在稠人廣眾之前,至多將帽簷覆得特別下一些。電影明星還不怕擠斷腳骨,出來讓影迷包圍,張愛玲何至如此?
兩三月以前,在朋友家裡,碰著一位李先生,談起張小姐是他的表妹;我就告訴她我們曾經想請他吃飯,結果碰了個釘子。李先生當時將胸脯一拍,說我請她,你做陪客,絕對沒有問題。李太太也說,我們去請愛玲,她怎麼好意思不到呢?我非常喜歡,臨別時候,還勉勵他們。這一回瞧你兩口子的。但到後來訊息杳沉,李先生的回答是她姑母病了,她在伺候病人,分不開身。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五、見一見張愛玲(2)
《傾城之戀》在蘭心排戲了,據說張愛玲天天到場,大中劇團為了她特地掛出一塊謝絕參觀的牌子。我從這裡明白張愛玲委實不願意見人,她不願意見人,人何必一定來見她?我就不想再見一見這位著作等身的女作家了。任是李先生來邀我,我也不要叨擾了。(《海報》)
張愛玲作品中之人名
柳絮
張愛玲作品傾城之戀,其“對白”自是一絕,話劇用之為臺詞,則不免“文藝氣息太重”,然只要座客聽得懂,亦無患其不擊節稱善也。論文章修詞之精巧,時人所作,無過愛玲,此在男子,便是奇才,況女兒身邪?惟歷觀張愛玲所作小說,書中人名,多極牽強,“白流蘇” 三字尤不順口,男主角範柳原,其不倫不類亦相等。傾城之戀以外諸作,亦大都坐此同病。以愛玲女士文心之巧,乃不擅為書中人物題姓名,要可怪也,不知原著者於此亦有解釋或所本否?(《力報》8)
三個張愛玲
曼廠
眼前張愛玲有三個,一個是舞女,面孔並不怎樣漂亮,更無籍籍之名,不過是一個桂花阿姐而已。一個是電臺的播音員,據她本人自己說:“你們聽聽我的聲音怪好,可是你們見了我時,人都要嚇壞!”這樣說起來,她豈不是隔牆西施了,可是並不然,她臉龐極好,不過白粉吃傷,毫無血色,活像一個殭屍而已。還有一個,便是紅遍文壇的女作家了,她容貌並不傾城,可是文章卻全市轟動,到底如何,我們不去論她,不過三人之中,還是她比較那個!那個?那個什麼?我卻說不出了,噱頭留給讀者諸君裝吧!(《大上海報》)
張愛玲與餘愛淥
劉鳳
張愛玲是一個寫小說的女作家,餘愛淥譯寫西洋雜誌文的作家,兩個人各不相干,實難相提並論。然而世事說來多怪,所謂無巧不成書,原來也不僅是書而已。
張愛玲最近出了一本散文集《流言》。她的小說集《傳奇》給人的印象正如這本書的名字,總使人覺得它的作者太不平凡;而讀完了《流言》則覺得作者是一個頗可親近的人,因為《流言》正是一個典型的小市民對於人生種種相的供言。就在這本《流言》中,作者提起她最初投稿的故事。那時候張愛玲九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