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舊聞新知張愛玲 > 第15部分

第15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到底是不是三國上古卷軸:龍裔記事本【五夏】摯友是你們小情侶的藉口老公喪盡天良,夫郎瘋癲入場救命!宿主又被主神拐跑了!斬神:CP林七夜?可我是男妹妹救世群英傳之大有可為全職之槍王榮耀進化遊戲Zero超高校學府破碎時空之瑪法大陸從搭上NBA末班車開始無限白帝我的召喚師生涯為何這般LOL:大司馬首徒,治癒全世界如懿傳如意歡心我的世界:無限紀元三世沉淪之傾世半妖有錢人可能是看上我了成神從地縛靈開始

她是當年最優秀的學生;(三)她申請重讀,應該得到助學金。之後張愛玲得到一千元的助學金。由於經濟困難,她讀了不到一個學期便輟學。(出處見黃康顯《張愛玲的香港大學因緣》)

11月8日,因好友炎櫻在日本,張愛玲欲東渡日本謀職,並準備由日本轉道赴美。遂放棄港大的學籍赴日,此行無果,三個月後又回到香港。找到一份在美國新聞署香港新聞處做翻譯的工作,譯過海明威《老人與海》,瑪喬麗·勞林斯《小鹿》、《愛默森文選》、 華盛頓·歐文《無頭騎士》等,並將臺灣作家陳紀瀅《荻村傳》譯為英文,書名為Fool In The Reeds。結識居住在香港的宋琪(筆名林以亮)夫婦,後來還參與宋琪主持的《美國詩選》、《美國現代七大小說家》兩書的翻譯工作。這一期間開始用英文寫作長篇小說 The Rice Sprout Song(即《秧歌》)。

弟弟在郊區農村中學教書,住在學校。

1953 年

2月,就職於美國新聞署香港辦事處,與麥加錫成為朋友。

《秧歌》中文字先在以美新處為後臺的《今日世界》雜誌連載,英文字在美國出版,美國《紐約時報》、《星期六文學評論》、《Herald Tribune》、《時代》週刊相繼發表書評。 構思《色,戒》,只到 1957 年才寫出發表。 同時以中文寫作長篇小說《赤地之戀》。

父親在上海病逝,享年57歲。

1954 年

《赤地之戀》先後在香港《今日世界》連載。7月,《秧歌》出單行本,《赤地之戀》由《今日世界》出版中文、英文單行本。(英文名 The Naked Earth。)

張愛玲年譜簡編(16)

同月,《張愛玲短篇小說集》由香港天風出版社出版。內容與《傳奇(增訂本)》同,加一篇序言。

10 月 25 日,張愛玲將《秧歌》寄給居住在美國的胡適,並給胡適寫了一封信。

《五四遺事》刊於夏濟安主編的《文學雜誌》。

1955 年

1 月 25 日,胡適將《秧歌》“仔細地看了兩遍後”,回信表示對此書的欣賞。在胡適為此書扉頁的題辭上說“寫得真細緻、忠厚”、“近年我讀的中國文藝作品,此書當然是最好的了。”並要她多寄幾本給他。

2 月 20 日,張愛玲給胡適回信寄了五本中文版《秧歌》,及《傳奇》、《流言》與《赤地之戀》的英文字。 秋,由麥加錫作保,乘“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經由日本,移居美國。 入境檢查時體重一百零二磅,身高五尺六寸半,被檢查人員誤記為身高六尺六寸半。經炎櫻介紹,住在紐約救世軍辦的職業女子宿舍。到紐約後,11 月即與炎櫻一道拜訪胡適,自己又單獨拜訪一次。

11 月底,胡適又到職業女子宿舍來看她,這是她與胡適見的最後一面。 她後來曾寫散文《憶胡適之》,追念這位長者。

英文版《秧歌》由紐約司克利卜那(Scribner)公司發表。

1956 年

2 月,獲得愛德華·麥克道威爾(Edward Mac Dowell Colony)寫作獎金,搬到美國東北部的新罕布什爾的Peterborough居住,為期兩年,張愛玲計劃寫一部長篇小說,名為《粉淚》,(即 Pink Tears),也就是《怨女》英文字《北地胭脂》(Rouge of the North)的前身。在這裡,她結識了美國左翼作家賴雅(FerdinandReyher)。賴雅1891年生於美國,20幾歲即有戲劇作品入選麥克道威爾基金會的戲劇節,1914年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學位,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執教。1917年賴雅與美國女權運動家呂貝卡·郝瑞琪結婚。20年代文名大振,結識龐德、喬伊斯、康拉德等歐美文學大師,與著名作家劉易士、布萊希特交往密切。

8 月14日張愛玲與賴雅在紐約結婚。

9 月 12 日,英文小說Stale Mates發表於美國The Reporter雙週刊上。

從這一年開始,在宋琪安排下,為香港電懋影業公司編寫劇本,計有1957年的《情場如戰場》、1958年的《人財兩得》、1959年的《桃花運》、1963年的《小兒女》、1960年的《六月新娘》、1962年的《南北一家親》、1964年的《一曲難忘》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裊裊炊煙闖入夢境去遨遊含笑關山月珞瓔繽紛月河雪 by 玉隱[皇后傾國之暗殺天下 不離 著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