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3/4 頁)
發可靠夥計先帶船回來,給家裡送給信。
晚些時日,程四面色紅潤地跟著現任家主的船回來,還帶回來一個二八年華的江南女子。
據說,程四租了一戶中等人家的偏院養病。蘇氏是那家收留的遠親孤女,正好住在隔壁。當時,程四身邊只有一個小廝,又不很伶俐,做事經常不周全。主人家倒是熱情,他家沒多餘的丫頭僕婦,拿蘇氏當了半個丫頭用,就讓蘇氏就近幫著做些縫補熬藥送點心的小事。
蘇氏出入那個院子次數多了,慢慢有了些閒話。那家正為她尋親事,也受了影響。程四自覺拖累了女兒家名聲,就有些愧疚。
現任家主好女色,去接兄弟,聽說這回事,瞧蘇氏人物不錯,直接就把蘇氏的婚事應承下來,帶回泉州,親自找程老夫人說合。
蘇氏清秀纖細,怯弱可憐,讀過點書,女紅精巧,溫言細語,安靜乖巧,小意殷勤。
程老夫人看她比看董氏合意多了,憐她身世可憐,又見兒子有些意動,就動了心思,要幫兒子納了這個女子。
蘇氏這個問題,有很多辦法可以體面解決。然而,婆婆出面,丈夫分明想要順水推舟,董氏心中惱恨,還是順了他母子的意願,大方讓蘇氏進門,只是從此不許程四踏進她房內半步。
違背承諾,愧對妻子,雖然得了朵解語花,程四心裡訕訕,本要設法補償,挽回妻子的心。可董氏絕情冷淡,連帶兒女都同他疏遠,蘇氏卻是溫柔如水,殷勤服侍,程四就開始躲著妻兒,常往蘇氏房內去。不到一年,蘇氏一舉得男。
程老夫人原是有心給董氏一個教訓,不料鬧得兒子後院不寧,後悔之餘,也恨董氏不柔順服從,越發挑剔,有意要壓得她服氣。
董氏心冷,還管著家,已不如從前盡心,因蘇氏每日在老夫人跟前殷勤服侍,除了必要的請安,也不到婆婆跟前。
彼時,大夫人唐氏隨夫在任上,來過兩封信試圖勸董氏軟化。二夫人嫉妒董氏已久,不但不設法調停,還常挑撥。程老夫人和董氏的關係漸漸只能勉強維持表面和平,對向著母親的三個孫兒孫女也是越看越不順眼。
某日,奶媽離開一陣,蘇氏的新生兒身上就落下幾處青紫。蘇氏哭哭啼啼求老夫人做主,問來問去,最有嫌疑的竟是程放。
程放與程啟不同,是個黑白好惡分明的性子,與董氏更加親近,還不會掩飾情緒,不但對蘇氏從沒好臉色,見到程四與蘇氏一處,也是冷哼一聲扭頭就走。
老母親說程放的不是,程四先就信了幾分,把兒子叫來質問。程放不承認,還嘲笑父親違背諾言,德行有虧,是非不明,更對蘇氏母子惡語相加。程四惱怒攻心,杖責程放。
董氏趕來將次子救下,轉身就攜貴重財物,帶了三個兒女,回了孃家。
程四冷靜下來,後悔萬分,正想著如何去岳家接回妻兒,董老太爺已經找到當時的家主,要求主持公道。
程四求娶董氏,到後來納蘇氏,都有家主既定繼承人的參與。董老太爺聽說,他曾說了董氏不少壞話,還說委屈程四娶董氏,不過為了茶葉生意順當些。
老家主那時身體已經不好,再無力重新選擇繼承人。程氏嫡支衰弱,旁系逐漸強大。程四是旁系中的出色人物,下任家主的重要助力。老家主賠情道歉,幾番設法調解。
董氏毫不軟化,要求程四歸還嫁妝,再為兒子分家,說程四剛得庶子,就無故責打嫡子,以後女人更多,兒子更多,程啟程放的利益必然會受到侵害。程四若不肯保證兩個嫡子的權益,別怪她進一步要求析產別居,甚至和離。
程老夫人想不到一點小事被鬧得這麼大,自知理虧,加之董氏走後,次媳理家不力,很多事亂套,這才明白董氏的好處不是那些小殷勤小好處比得了的,追悔莫及,不得已拉下臉,親至董家,勸慰董氏。
董氏客客氣氣地接待,無論老夫人說什麼,都垂頭聽著,卻是既不提搬回程家,也不說原諒程四。
僵持了一陣,程四挽不回董氏心意,只得按她的意思辦,將自己從家裡繼承的財產,加上早些年經營所得,分做三份,兩個嫡子一人一份,自己一份。兩艘海船是董氏陪嫁換得,歸董氏所有,程四經營,拿三成收益,餘下的都給董氏。
完成手續,董氏這才帶著孩子回程家,從此一不管程四衣食,二不管程家家務,每日專心教養孩子,然後就是經營自己和兒子的產業。
程四心灰意冷,乾脆去了臺灣。反正諾言已毀,不久在家主的熱心撮合安排下,又納了江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