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就這樣,海蕖這個不到十三歲的孩子在大家的哭哭笑笑與擔心嘆氣中交卸了女主人的職務,也走完了她充滿幻想和樂趣的童年。
喜事過後,海蕖腿疼得三天下不了地,躺在床上看著母親的遺像放聲痛哭,現在她是真的懂得了大姐當初為什麼會哭的死去活來了。
論說,滿漢不通婚的老理在二老爺這兒還存在,當初通婚的時候,帖子上也寫得是鑲白旗旗人,可到娶進門才知道,這位是地地道道的漢人,對大宅門兒的規矩、老旗人的習慣是一概不知,當初只衝著“大宅門”三個字才將一個女兒身嫁了過來。經過幾次應酬後是越來越讓燕宅的人看不慣了,連傭人都背地裡指指戳戳,這位新人自己也難受,沒過上錦衣玉食的日子,到受了不少約束,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覺得不自在。
嬤嬤就這麼對王先生說:
“您瞧您,可辦了件‘積德’的事,娶了這麼位棒槌不說,沒添別的,還多了杆煙槍。”
王先生皺著眉頭說:“都怪我,光聽媒人一面之詞了,就衝著是個老姑娘,別的也就沒細打聽,真是得,這可上哪兒找這筆開銷去啊。”
誰都知道現如今五色國旗已經懸掛了二十年,人們已經習慣說漢、滿、蒙、回、藏,漢已居首,除了老餑餑店的門上還掛著“滿漢餑餑”的招牌外,已經沒誰把老旗人的規矩當成正理了,可在燕宅這類大宅門裡衡量人的標準還是自覺不自覺的停留在原處,這可就苦了新二太太。
新二太太的確不是旗人,他的父親姓徐,在世的時候開著個小飯鋪,接待三教九流,家裡是說窮不窮,說富不富,店裡顧著幾位廚子和跑堂的,家裡也有兩個使喚老媽子。開飯鋪的還怕吃不上飯?雖沒有滿漢全席,可一般的煎炒烹炸決不會缺著,想吃什麼,立刻端上來。她只有一個兄弟,從小就不成器,不但擎等著吃現成的,手腳還不乾淨,自己的老子對他都不放心。二老便把一腔鍾愛放在了女兒身上。請老師教她唸了幾本《四書五經》,寫幾遍《黃庭經》的帖子,指望將來找個高門弟兒。可沒想到這麼一來反而耽擱了女兒的終身,他們看得上人家的門第,人家看不上他們的出身,也找個商賈家吧,又覺得屈尊,更為不幸的的是,這位新二太太其貌不揚,二八及蒂以來,竟沒有一個司馬相如為其所動,於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拖到三十五歲,這才不得已給人做了填房。媒人的嘴哪有靠得住的?徐家只知道二老爺是個前清遺少,現住著兩所大宅子,家裡使奴喚婢,過門兒絕對受不了罪,至於二老爺比他大十幾歲就大十幾歲吧;有三個兒女就有三個兒女吧;禮節多就禮節多吧,事情哪有那麼十全十美的的?加上家裡老掌櫃謝世,小掌櫃的不成器,飯館倒閉,孤兒寡母的也就只能走這條道兒了。就這麼著徐家這位老姑娘才窩窩囊囊又帶著許多幻想的嫁到了燕宅。過門之後,逐漸發現一切都不是婚前想象的那麼回事,一切都陌生;舉手投足在燕宅上下的眼裡都不是地方,明裡暗裡都遭到非議;原以為的榮華富貴是徒有虛名,就是連衣食無憂也難達到。她所看到的不是快到期的當票,就是上門討債的債主子,還有的是隻出不入的日子。如果說燕宅還有一樣讓她滿意度就是二老爺的煙盤子了,這位老姑娘因為年輕時候得過“女兒癆”,而染上了大煙癮。只這一樣無巧無不巧的和二老爺是“志同道合”。剛進門的新二太太失望之極,只把一股腦的氣撒在了這幾個沒孃的孩子身上,尤其是沒地方去的海蕖越來越成了她的出氣筒。更讓人心煩的是半個月後燕宅又添了一位新成員——八竿子打不著的姥姥。原來新二太太到燕宅不幾天,那位舅老爺就趁著他母親到燕宅會親的時候,把老屋典了出去,連同二老爺孝敬岳母的那點子養老金、喜事上的賀禮,來了個捲包燴,一去不回頭。徐老太太大哭一場之後無處可去,只得收拾殘餘搬到燕宅來住,好在二老爺對什麼事都無可無不可,這半子之勞就算盡上了。
這天下的事往往就是禍福相依,新二太太進門沒成為海蕖的國文老師,反到成全了海蕖上中學的夢。不知道是二老爺手頭還有倆餘錢,也覺得對不起姑娘,還是怕給新二太太添堵,秋天一開學,就打發海蕖和海森一塊兒去溫泉中學上學去了。其實這報考溫泉中學原來就是大姐海蓉的主意,海蓉的理由是:這個家已經成了爛攤子,生活在二老爺的領導下毫無希望,弟弟妹妹們應該接受離家住校、管理自己的鍛鍊。至於改學法文,她的理由很充足:一個人起碼應該會兩門外語,何況還可能有公費留學的機會。現在既然英文的底子已經打得很牢靠,完全可以再學另一門外文知識,深造自己。總之,這個家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