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楊派—代表人物楊小樓先生。
蓋派—代表人物蓋叫天先生。
梅派—代表人物梅蘭芳先生。
程派—代表人物程硯秋先生。
荀派—代表人物荀慧生先生。
尚派—代表人物尚小云先生。
金派—代表人物金少山先生。
裘派—代表人物裘盛戎先生。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京劇的行當
京劇的行當
京劇行當又稱角色。在京劇的初期,京劇的行當仍分為生、旦、淨、末、醜五大類,後來把生行和末行合併,取消了末行。演變成了現在的行當分類:生、旦、淨、醜四大類。
一、生行: 簡稱“生”。包括老生(鬚生)、小生、武生、文武老生、紅生、娃娃生等幾個門類。
老生(鬚生)
在京劇中扮演中年或老年角色叫老生。老生基本都戴三綹的黑鬍子,術語叫黑三。白色鬍子叫白三,灰色、花白鬍子叫黲(音慘,can)三。或者不分綹的滿口鬍子,術語叫滿。老生又分為唱工老生、做工老生和武老生。
唱工老生
又叫安工老生,他們大部分是扮演帝王、官僚、文人、書生一類人物,在舞臺上安詳、沉著、穩重。他們以唱功為主,動作較少,故稱“安工”。
做工老生
又叫“衰派”老生,他們大部分扮演年老體弱的角色。
其次是扮演精神受到打擊、情緒頹廢的人物。他們以做功為主。
武老生
又叫靠把老生。靠是指盔甲,把是指武器。所以在京劇舞臺上披甲戴盔,使用兵器的老生叫靠把老生。
小生
在京劇中扮演比較年輕的青年男性角色叫小生。而且不戴鬍鬚,扮相年輕、英武、文雅、俊美。而且根據性格和身分的不同,分為文小生和武小生;文小生又分為翎子生、袍帶小生、扇子生、窮生。
文小生
1、翎子生
頭插翎子是主要標誌,扮演的都是文武兼備的年輕人。
2、袍帶小生
又叫 “紗帽小生”,紗帽是主要標誌。
他們大部分是文人,在劇中扮演做官的青年男子。
頭戴紗帽,身穿蟒袍。官職低的頭戴紗帽,身穿官衣。
3、扇子生
又叫“褶子生”。扇子是主要標誌。
大都扮演文質彬彬的書生、風流瀟灑的公子,手拿扇子,戴文生巾,大多身穿繡花的褶(音學 xue)子。
4、窮生
扮演窮困、落魄的讀書人。身穿富貴衣是其主要標誌。
富貴衣是青褶子上補有各種顏六色的補丁。
意思是說這些讀書人雖然現在窮困潦倒、衣衫襤褸,但將來仍要富貴騰達,所以就有了“富貴衣”的稱呼。
武小生
在劇中扮演年青、英武的角色,不僅著重武功,又兼唱功、唸白和做功叫武小生。
又分為長靠武小生和短打武小生。
和武生的區別:武打的功夫與武生類似,只是唱、念全用小生方法。
武生
1、在京劇中扮演擅於武功的角色叫武生,又分為長靠武生和短打武生。
2、長靠武生:他們穿“靠”(京劇名詞:古代作戰穿的鎧甲,經過美化用於京劇表演叫做“靠”)+戴著盔+穿厚底靴+使用長武器的叫長靠武生。(俗稱“墩加拼音子武生”、 “墩子”是指穿厚底靴子)
3、短打武生:他們穿短衣褲+穿薄底靴+使用短武器的叫短打武生。(俗稱“撇加拼音子武生”, “撇子”是指穿薄底靴子)
文武老生
老生演員即擅長文戲、又擅長武戲。就稱他們為“文武老生”
紅生
1、在京劇中臉譜塗成紅生的老生叫紅生。
2、如扮演關羽、趙匡胤等角色。
娃娃生
1、在京劇中扮演兒童的角色叫娃娃生。
2、頭戴孩子發,身穿茶衣。
3、許多著名演員幼年時都唱過娃娃生,可以說是從藝的開始。
二、旦行:
旦行:就是扮演京劇中各種年齡和身份的女性角色。包括青衣、花旦、老旦、武旦、刀馬旦、花衫。
青衣
青衣又叫正旦,為什麼叫正旦呢?因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