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開國民會議,後改為制憲會議。
②普羅旺斯:法國古省名。西起羅訥河,東至瓦爾河,南至地中海。
從此,阿維尼翁的運動變成了一種叛亂行為,教皇可以用宮廷對付巴黎的辦法對付阿維尼翁,就像在攻佔巴士底獄以後,如果國民會議遲遲不頒佈“人權宣言”①的時候一樣。.
教皇下令宣佈在弗內森伯爵領地②所發生的一切為非法,要恢復貴族和神職人員的特權,重建殘酷的宗教裁判所③。教皇的聖諭到處張貼。
有一個人,孤身一人,在光天化日之下,眾目睽睽之中,竟然敢徑自向貼有聖諭的城牆走去,把聖諭從牆上揭了下來。
他的名字叫萊斯居葉。
他並不是一個小夥子,那麼他不是年輕無知,血氣方剛,一時衝動。不,他幾乎已經是一個老頭兒了,他甚至還不是當地出生的人。他是一個法國人,一個比卡弟④人,既有熱情,又有頭腦;他過去做過公證人,在阿維尼翁定居已有很久了。
這是一件羅馬的阿維尼翁永遠忘不了的罪惡;這真是一件滔天大罪,連聖母也要為之哭泣!
您可以看到,阿維尼翁,已經像義大利一樣了。他們無論如何需要有奇蹟;如果天主不顯現奇蹟,那麼肯定有人會來創造奇蹟。而且這個奇蹟必須是聖母的奇蹟。在義大利,在這塊富有詩意的土地上,聖母就是一切。LaMadonna⑤,所有人的腦子裡,心扉裡,講話中都時時閃現著這兩個字眼。
這個奇蹟是在科爾德利埃教堂裡出現的。
人群向這個教堂湧去。
①一七八九年七月十四日,巴黎人民起義,攻佔了巴士底獄。八月二十六日,頒佈“人權宣言”。
②弗內森伯爵領地:法國南方古地區,包括阿普特,阿維尼翁等城市。
③宗教裁判所:中世紀天主教會勾結世俗封建政權設立的偵察和審判機構。
④庇卡弟:法國古地區名。
⑤西班牙語:聖母。
聖母哭了,這已經很驚人了;可是同時還有一個流言在散佈,使得人們激動到了極點。有一隻巨大的關得緊緊的保險箱被運出了城:這隻保險箱激起了阿維尼翁人的好奇心。箱子裡究竟放的是什麼東西呢?
兩個小時以後,已經不再是一隻保險箱的問題了,而是有人看到有十八隻大箱子正向羅訥河運去。
至於箱子裡面裝的東西,有一個挑夫說明了底細;那是當鋪裡的東西,是法國派被流放出阿維尼翁帶走的東西。
當鋪裡的東西,也就是窮人的財富。
一個城市越是窮,它的當鋪越是富。很少有當鋪可以自吹和阿維尼翁的當鋪一樣有錢。
這已經不再是一個看法問題了,這是一種搶劫,而且是一種無恥的搶劫。各種政治觀點的人都向科爾德利埃教堂跑去,呼喚著一定要市政府作出交待。
萊斯居葉是市政府的秘書。
他的名字被拋給了群眾,不是為了撕去兩張教皇的教諭——那個事件以後,有幾個為他辯護的人——,而是為了他簽發給當鋪看守員准予放行的命令。
派了四個人去把萊斯居葉抓到教堂裡來。他們在路上遇到了他,他正要到市政府去。這四個人向他撲了過去,厲聲吃喝著把他拖進了教堂。
到了教堂裡面以後,萊斯居葉從那些血紅的眼睛,揮動著的拳頭和要殺死他的叫喊聲中懂得了他不是來到了天主的家裡,而是走進了被但丁所遺忘了的一個地獄的中心。
他唯一想到的是這種針對他的仇恨來自於撕毀了教皇的聖諭;他登上了講道臺,想把它作為一個演講臺開始講話,他的語氣不但沒有一點兒悔過的意味,而且還有一種準備繼續幹下去的意思。
“我的兄弟們,”他說,“我相信必須要進行革命,因此我完全有權這樣做……”
那些狂熱分子懂得,如果讓萊斯居葉作解釋,那麼他就得救了。
他們決不希望他得救。他們向他撲過去,把他從講臺上拉了下來,把他推操到那些氣勢洶洶、狂喊亂叫的人中間,這些人把他拖向祭臺,一面發出那種像毒蛇的世噬聲,又像惡虎的咆哮聲一樣的淒厲的叫聲,這種阿維尼翁人民所特有的陰森可怖的“茲胡”“茲胡”的聲音。
萊斯居葉知道這些淒厲的叫聲表明他凶多吉少,他試著想躲到祭臺下面去。
他沒有能躲進去,而是倒在那兒了。
一個拿著一根棍子的床墊工人在他頭上重重地敲了一下,棍子都斷成了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